聊诚评|融合发力 打造文旅新业态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文旅产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及消费观念转变,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从单一的观光游览向深度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度假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文旅融合,让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文旅融合的核心在于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设计之中,使旅游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移动,更是心灵与文化的深度触碰。近年来,多地通过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IP,如西安的“大唐不夜城”、北京的“故宫文创”等产品,这些项目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更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通过数字化技术、沉浸式体验等手段,让古老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生,让游客在互动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旅融合的宝贵资源。许多地方通过设立非遗体验基地、举办非遗技艺展示、开展非遗研学旅行等方式,让游客近距离接触和学习传统手工艺,既促进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丰富了旅游体验的内涵。如苏州的刺绣体验、景德镇的陶瓷制作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游客体验到动手制作的乐趣,更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文旅融合,让科技赋能智慧引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旅游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建立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信息的集成化、服务的智能化,如在线预订、虚拟导览、智能导航、人流监测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个性化水平。同时,大数据分析有助于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文旅产品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VR、AR技术让历史场景重现、文化遗产活化成为可能,游客可以通过佩戴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战场的壮阔、古代建筑的精美。此外,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如数字艺术品、虚拟旅游纪念品等,不仅满足了年轻人对个性化、新颖性的追求,也为文旅产业开辟了新的盈利增长点。在创新驱动下,绿色旅游成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又一亮点。倡导低碳出行、生态住宿、绿色消费等理念,鼓励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一些地方还开发了生态旅游线路,如徒步探险、观鸟摄影、生态农业体验等,既满足了游客亲近自然的需求,又促进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让生态优先共享共赢。可持续发展要求文旅产业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社区参与模式强调当地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参与到旅游规划、经营与管理中来,既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又促进了文化的真实展示与传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不仅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实施严格保护,同时合理规划旅游线路,避免过度商业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科学评估旅游容量,实施预约限流等措施,确保旅游活动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此外,推广生态旅游认证,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行动,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关注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尊重并保护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特色,通过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同时,推动文旅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如教育、农业、手工业等,形成产业链条,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各群体的共享共赢。(文/李伯雪)
- 聊诚评|畅游齐鲁,尽享惠民之旅2025-01-23
- 聊诚评|春节文旅来聊城,福利“满满”好惠民2025-01-23
- 聊诚评|饱蘸“好客”浓墨,写就“山东”文旅的“国色芳华”2025-01-15
- 聊诚评|文旅产业新篇章:融合、创新与活力共进2024-12-18
- 聊诚评|做好文旅大文章,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4-12-12
- 聊诚评|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4-12-05
- 聊诚评|小城大梦,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旅IP2024-10-18
- 聊诚评|文旅热:扎实做“里子”,才能挣“面子”2024-10-17
- 聊诚评|在“文旅相融”中洞见活力齐鲁2024-10-16
- 聊诚评|暑期文旅新供给,消费环境“热”力足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