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激活“人才引擎”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03-26 16:53:1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人才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发挥“加减乘除”效应,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聚焦产业需求,在人才招引政策上做“加法”。人才聚则产业兴,产业兴则人才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要遵循“缺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统筹当地重点领域难点、重点产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向,为重点项目配人才,为重点人才挑项目,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同频共振、协同发展。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创新引才方式,优化引才路线,吸引集聚能够带来科研发现的顶尖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能够进行产品研发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引领产业颠覆性变革的战略企业家,全方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创新成果由“书架”走向“货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成有所获。

  突出放权松绑,在人才束缚门槛上做“减法”。常格不破,人才难得。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上的条条框框,严重阻碍人才大展身手,制约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坚持“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大胆使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资历层次、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开辟人才绿色通道,支持人才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上发挥作用,推动人才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匹配价值贡献,在人才评价体系上做“乘法”。人才评价,作为人才开发管理的核心环节,不仅对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促进人才成长、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人才发展的关键“指挥棒”“风向标”。要坚持多种标准、多把尺子“量”才,敢于摆脱各种不切实际“硬指标”“条条款款”的约束,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人才,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加速人才发展“关键变量”向新质生产力“最大增量”转化。要构建立体化、科学化的人才评价选用机制,结合用人单位反馈、成果产业化价值、同行学术能力评估等指标,健全与人才贡献相匹配的薪酬待遇和奖励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和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动力与潜能。

  优化发展生态,在人才后顾之忧上做“除法”。人才好比种子,环境好比土壤,只有健康稳固的土壤,才能让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加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个人和团队激励等多种方式,实现对人才的深度激励与正向引导,同时对业绩突出、贡献显著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大典型事迹宣传力度,培育“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发展沃土,形成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营造人人崇尚创新、人人热爱创新、人人争先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各类人才涌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张茂辉)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