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九曲安澜润齐鲁,千年文脉谱华章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大河奔涌,文明不息。黄河以万里之势滋养齐鲁,以千年积淀孕育文化瑰宝。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山东以“保护、传承、创新”为轴,2024年通过文化基因解码、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升级三大路径,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根植沃土,弹活遗产保护“古琴韵”。黄河文化的生命力,源自历史深处的回响。2024年,山东启动“黄河记忆”工程,完成沿黄9市72处遗址数字化建模,建成全国首个水文化遗产基因库。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遗址公园的改造,将百年铁轨与AR技术结合,游客扫码即可重现“铁龙跨河”的工业史诗,开放首月接待量突破15万人次。东明黄河古村落的夯土民居修复中,创新使用秸秆复合材料加固墙体,既保留传统风貌,又使建筑抗震等级提升至8级。这些实践让文化从“静态展陈”转向“动态传承”,奏响了古今对话的和谐乐章。
数智破壁,织就云端传承“锦绣图”。当文化邂逅科技,历史长河便涌动数字浪花。山东打造的“黄河元宇宙”平台,集成沿黄43处水利工程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模拟水文变化,为防汛决策提速60%。在曲阜,尼山圣境推出全息投影《黄河礼赞》,以270度环幕再现大禹治水场景,观演人次超30万。淄博周村古商城依托区块链技术,为老字号商标、非遗技艺建立数字身份证,年内完成200项知识产权存证。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使黄河文化突破时空桎梏,在云端构建起永不落幕的文明展廊。
文旅共生,绘就富民兴业“春山卷”。以文兴业,山东正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势能。202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沿黄生态廊道接待游客480万人次,其中菏泽黄河湿地观鸟研学项目收入同比增长52%。滨州惠民县依托黄河农耕文明,建成全国最大绳网产业基地,年产值突破120亿元,带动3.6万农民家门口就业。青岛即墨古城引入黄河主题光影秀,夜间客流占比提升至65%,带动周边餐饮收入环比增长41%。从生态观光到产业联动,黄河文化正成为齐鲁大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长河浩荡,文脉绵长。山东以科技之笔描摹历史肌理,以创新之力激活文化基因,以融合之道拓宽发展路径。从数字孪生堤防的智慧守护到元宇宙里的文明再现,从古村落的活化重生到文旅IP的流量变现,黄河文化在守正创新中持续焕发时代光彩。面向未来,这条孕育中华文明的血脉,必将在齐鲁大地上继续书写波澜壮阔的崭新篇章。(文/赵英英)
- 聊诚评|揽黄撷英铸辉煌 鲁风激扬谱新篇2025-03-25
- 何以中国|聊诚评·黄河之韵:山东文化血脉与发展的动力引擎2024-12-02
- 聊诚评|赶黄河大集 赴人间烟火2024-11-20
- 聊诚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黄河遗产“活起来” 2024-09-14
- 聊诚评|以“心”为笔,黄河焕“新”颜2024-08-13
- 聊诚评|加强合作与协调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4-07-29
- 聊诚评|以殷实的生态“家底”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2024-07-10
- 聊诚评|保黄河安澜 绘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4-07-05
- 聊诚评|黄河新篇:生态保护绘绿图,高质量发展奏华章2024-07-05
- 聊诚评|唱好黄河生态“大合唱”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