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优势产业:以创新为核,重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025-03-04 17:09:11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新时代的产业变革浪潮中,山东正以创新驱动为引擎,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数字技术赋能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四轮驱动”,重塑产业优势,为全国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方案”。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从制造大省迈向智造强省

  山东传统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山东通过“万企转型”计划,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方向,推动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济钢集团在关停钢铁主业后,转型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2022年重回世界500强;潍柴动力凭借全球热效率最高的柴油发动机技术,成为“灯塔工厂”标杆。这种“老树发新芽”的模式,既保留了传统优势,又通过技术迭代增强了全球竞争力。

  新兴产业“新星崛起”,抢占未来赛道制高点

  山东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建成7个国家级、35个省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首位。济南高新区依托浪潮云、华熙生物等龙头企业,成为全球透明质酸产业中心,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青岛四方机车的高寒动车组、烟台东方航天港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则彰显了高端装备与未来产业的硬核实力。此外,山东在新能源领域同样领先,全球最大规模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落地泰安,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数字经济“智慧赋能”,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山东数字经济总量突破4.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47%,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87.3%的规上企业。通过“工赋山东”行动,山东建成全国首个数据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平台,济南、青岛双枢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形成“数字孪生+智能制造”的生态体系。邹城机器人产业集群通过产学研协同,实现从药剂分装到智能采煤的全场景渗透;德州宁津的快装式电梯技术,则以90分钟现场吊装的效率革新传统制造业。

  农业与工业“双轮并进”,筑牢经济压舱石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粮食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寿光“蔬菜之乡”通过种业创新和智慧农机,成为国家级蔬菜种业基地,自主研发品种达167个。工业领域,山东装备制造业营收达2.4万亿元,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子行业全国领先。现代农业与高端工业的协同发展,为山东经济提供了“双保险”。

  山东的产业升级之路,既是“大象转身”的勇气,也是“精雕细琢”的智慧。从传统产业智能化到新兴产业集群化,从数字赋能到绿色转型,山东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构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未来,随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推进,山东的产业优势将进一步转化为发展胜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齐鲁样板”。(文/郭成成)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