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齐鲁大地的生命答卷:平凡善举书写人间至暖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山东烟台职教高考的考场外,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正在上演。学生姜昭鹏在赶赴考场途中,用课堂所学的急救知识为突发心梗的同学争取了黄金抢救时间,最终因迟到错过语文考试。这位口腔义齿制造专业的少年面对镜头时坚定表示:“考试可以重来,但生命只有一次。”
这场救援并非孤例。就在同一周,青岛开往广州的G275次列车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孙小慧医生听到广播后,携带银针穿越13节车厢为突发腰痛的乘客施针止痛。她半蹲在狭窄过道的身影,与姜昭鹏跪在网约车座椅上按压同学胸口的画面形成跨越空间的精神共鸣。而在千里之外的新疆喀什,东营援疆护士刘学英背着教具箱走遍阿拉甫乡的村村落落,用维汉双语教会当地护士PICC导管维护技术,让帕提古丽奶奶再也不用忍受130公里的颠簸之苦。这些故事,共同勾勒出山东人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
在潍坊安丘周家楼社区,7名东望志愿者的红色马甲成为五月最温暖的风景。他们清理杂草、磨剪子磨刀、为老人理发,甚至主动加班完成最后两把剪刀的打磨。而在临沂郯城,三位钢结构公司合伙人田培刚、徐金宝、刘玉亮在车祸现场仅用10分钟就撬开变形车门,将被困驾驶员救出,被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称号。这些看似平凡的善举,恰是齐鲁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精神的当代诠释。
从胶东半岛到鲁西平原,从援疆医疗到社区服务,这些散落在齐鲁大地的善举,共同编织成一张温暖的道德网络。正如姜昭鹏的母校将急救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山东的好人文化早已融入社会肌理。当烟台市教育局启动考试政策调查、学校积极争取有利措施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个体的关怀,更是对整个社会价值导向的守护。
在这个五月,姜昭鹏用救人壮举为青春写下满分答卷,而齐鲁大地无数平凡英雄正在用行动作答:真正的人生大考,在人心间。当我们将视线从热搜话题移向广袤的田野、繁忙的社区、疾驰的列车,会发现山东好人的精神火炬,正照亮着每一个角落,温暖着每一个心灵。(文/宋庆玲)
- 聊诚评|从“凡人微光”中汲取奋进力量2025-05-19
- 聊诚评|山东好人:齐鲁大地的精神脊梁2025-05-15
- 聊诚评|山东好人:点亮道德灯塔,凝聚奋进力量2025-05-14
- 聊诚评|厚植齐鲁热土,让“山东好人”精神之光照亮时代征程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