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好人:点亮道德灯塔,凝聚奋进力量

2025-05-14 16:55:0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从突破技术瓶颈的科研先锋,到奋不顾身的救人义士,再到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这些从各行各业涌现的“山东好人”,用忠诚、执着与担当,铸就了新时代的道德丰碑,他们的事迹在齐鲁大地引发强烈共鸣,凝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厚植沃土,构建立体化选树体系

  山东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举措,构建起村、镇、县、市、省五级联动的全方位选树体系。近年来,众多山东人脱颖而出,获评各级道德模范。如山东省港口集团的张连钢,带领团队自主创新建成全球领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5G智慧码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以实干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新泰市青云街道管家洼村村民赵利,多次勇救落水者,还发起成立公益救援中心,普及防溺水知识,以无畏善举守护生命之光 ;青岛市即墨区环秀街道国家泊子小学教师林美琴,坚守乡村教育一线数十载,用爱与责任托起山里孩子的求学梦。

  在选树过程中,山东注重全面考量,既关注在重大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也聚焦在日常点滴中展现高尚品德的平凡群众。不管是坚守岗位的工人,还是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只要有闪光点,都能成为道德榜样。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选树机制,让道德模范的培育成为常态,营造出人人争当好人、人人学习好人的浓厚氛围。

  礼遇尊崇,健全制度化关爱机制

  山东秉持“让有德者有得”的理念,以制度保障彰显对道德模范的尊崇。全省多地出台相关条例,构建涵盖信贷优惠、出行便利、生活帮扶等在内的褒奖机制。例如,淄博市为道德模范提供“齐惠保”补充医疗保险补贴;临沂市对道德模范在乘坐高铁、飞机时提供优先安检、登机服务;金融机构面向道德模范推出“德信贷”产品,给予最高50万元低息贷款支持。

  对于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政府和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精准帮扶。建立困难道德模范动态管理台账,通过发放慰问金、提供就业援助、解决住房困难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济宁市任城区道德模范刘爱春因患病致贫,当地政府为其申请医疗救助,协调企业提供公益岗位,并发动志愿者定期上门服务。同时,山东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大量注册志愿者、众多志愿服务团体积极行动,为道德模范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形成“好人帮好人、社会敬好人”的良性循环,让道德践行者既有精神荣耀,也得现实关怀。

  精神传承,凝聚时代奋进力量

  山东好人的不断涌现,不仅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些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齐鲁儿女投身崇德向善的实践。在东营市,受“山东好人”王相军坚持20年义务植树影响,当地成立“绿色先锋”志愿服务队,带动3000余人参与生态保护;在潍坊市,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杨守伟为代表的孤残儿童护理团队,引领全市1200多名护理员投身儿童福利事业。如今,在城市乡村,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在工作岗位,敬业奉献成为共识;在家庭邻里,孝老爱亲代代相传。

  道德的力量生生不息,榜样的光芒永续传承。山东好人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岗位亦可铸就伟大,点滴善举能够汇聚成海。未来,山东将继续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在这片热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文/王鹏)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