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手造:在文化符号与AI创新中激活产业新动能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齐鲁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手工艺不仅是匠人指尖的温度,更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密码。从淄博琉璃的“火里生金”到潍坊风筝的云端翱翔,从鲁绣的婉约针脚到杨家埠年画的细腻勾勒,“山东手造”正以文化符号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产业融合为路径,在新时代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华章。
文化符号,千年匠心的活态传承。山东手造是齐鲁文化的具象表达,每一件作品都是历史与美学的凝练。淄博陶瓷以“雨点釉”的淬火工艺重现古法,潍坊风筝以竹骨纸鸢传递民俗智慧,曲阜楷木雕刻将儒家文化符号融入器物,菏泽鲁锦以经纬交织诉说黄河文明,成为“可触摸的历史”。这些技艺不仅是“一生专注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写照,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石。
AI赋能,科技让传统“破圈”生长。在数字化浪潮中,山东手造借力AI与互联网完成“基因重组”。短视频与直播成为非遗“新讲台”:鲁绣传承人通过镜头展示七十二道工序,年画艺人用AR技术让静态图案“跃然纸上”。3D打印复原失传技艺、智能算法优化生产流程,科技不仅提升了效率,更拓展了手造的边界——烟台剪纸与Hello Kitty跨界联名,菏泽牡丹文创登陆全国两会,传统文化以“潮品”姿态走进年轻人生活。
产业跃升,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山东手造正从传统作坊迈向现代产业集群。“手造进景区”“手造+研学”等政策,推动业态升级。聊城光岳楼年接待游客超百万,潍坊昌邑草编产业带动1300余人就业,临沂琅琊剪纸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电商与跨境电商的崛起更让手造突破地域限制。曹县汉服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市场,新河草编登上国际时装周。山东手造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印证了“小手艺”撬动“大产业”的潜力。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未来纵深处延伸,山东手造正以文化为魂、产业为骨、科技为翼,在传承与创新中破茧成蝶。(文/李雪琪)
- 聊诚评|于匠心与潮流中绽放独特光彩2025-05-07
- 聊诚评|山东手造:传承千年的匠心与创新2025-04-30
- 聊诚评|山东手造绽光彩 文化传承谱新篇2025-04-27
- 聊诚评|数字时代的匠心传承,山东手造焕发新彩2025-04-25
- 聊诚评|山东手造火出圈:老手艺成海外网友“新宠”2025-04-23
- 聊诚评|山东手造里的“聊城元素”2025-04-23
- 聊诚评|山东手造:传统技艺绽放时代光芒2025-04-23
- 聊诚评|“聊城手造”:两河之畔的匠心传承与创新蝶变2025-04-22
- 聊诚评|以匠心致初心:山东手造点亮文化新未来2025-04-22
- 聊诚评|老手艺的新基因:山东手造重塑衣食住行四重奏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