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近年来,山东省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在全国经济版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2024年,山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86万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展现了强劲的经济韧性。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山东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以及未来产业布局上的持续发力。
传统产业升级:从“量”到“质”的跨越
山东工业门类齐全,传统产业基础雄厚。然而,传统产业也面临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附加值低等问题。为此,山东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化工产业为例,东营华泰化工集团投资107亿元建设绿色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通过延伸氯气和氢气产业链,开发高附加值新材料,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山东还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推广工业互联网和碳捕集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山东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兴产业培育: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在新兴产业领域,山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2025年,山东新兴未来产业项目占比达到51.6%,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例如,无人机产业是山东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根据《山东省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山东力争到2025年无人机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培育10家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并在农林植保、消防救援、航空物流等领域形成优势。山东还通过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产业创新能力。
未来产业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
未来产业是山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山东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8+X”未来产业创新体系,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深海深空等领域。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山东的前瞻性思维,也为全国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在科技创新方面,山东加快建设崂山实验室、量子实验室济南基地等重大科研平台,支持企业设立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推动前沿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肥城利用盐穴资源建设全球单机规模最大的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创造了五项“世界之最”,为山东新能源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政策支持与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山东的优势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强力支持。2024年,山东出台《“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需求扩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还通过“产业大脑”揭榜挂帅机制,推动45个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区域协调方面,山东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烟台等万亿级城市的引领作用,推动其他城市形成融合配套、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例如,胶州市通过建设鲁港科创中心和国际资本港,加快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山东新型工业化的标杆。
山东优势产业的发展,既是其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其创新能力的彰显。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山东正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未来,山东还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区域协调,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山东力量”。(文/陈寿帅)
- 聊诚评|山东优势产业砥砺奋进,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25-02-28
- 聊诚评|山东:优势赋能 数字产业强势起势2025-02-27
- 聊诚评|齐鲁产业展宏图,优势集群启新篇2025-02-26
- 聊诚评|好客山东人,地道山东品2025-02-20
- 聊诚评|勇挑时代重任 铸就民族复兴的齐鲁先锋2025-02-19
- 聊诚评|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山东篇章”2025-02-19
- 聊诚评|好山好水好风光 好客好品靠好人2025-02-17
- 聊诚评|齐鲁风情浓,好客绘华章2025-02-17
- 聊诚评|开放赋能山东,合作构筑新局2025-02-14
- 聊诚评|“走在前,挑大梁” 教育助力山东发展焕新颜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