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山东乘“新”而上,以大国重器锻造发展新引擎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腾飞与科技跨越的核心动力。山东,凭借深厚的产业底蕴与果敢的创新精神,因地制宜,在打造大国重器的征程中,踏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借首列碳纤地铁,开辟生产革新航道。从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下线,到全球最大直径智能盾构机“山河号”惊艳亮相,再到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海葵一号”傲然矗立,山东的这些大国重器,是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注脚。以碳纤维地铁列车为例,山东的科研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攻克了碳纤维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诸多难题。通过创新的材料工艺,不仅实现列车轻量化,降低能耗,还大幅提升了列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这一成果不仅代表轨道交通技术的重大突破,更带动了碳纤维材料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从基础材料研发、零部件制造到整车集成,形成了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彰显山东在轨道交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实力。
凭智能山河盾构,筑牢高端制造根基。“山河号”智能盾构机则展现山东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实力。研发过程中,山东企业聚焦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赋予盾构机“智慧大脑”。它能实时感知地下复杂地质状况,自动调整掘进参数,实现精准施工。这不仅极大提高隧道施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与安全风险,还推动我国隧道建设技术迈向世界前沿。围绕“山河号”,山东构建起涵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等多领域的产业集群,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与协同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根基。
以首艘海葵装置,掀起海洋经济浪潮。“海葵一号”作为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是山东深耕海洋经济的标志性成果。其独特的圆筒型设计,有效提高了油气生产的稳定性与抗风浪能力。山东在该装置的建造中,整合了海洋工程、船舶制造、能源开发等多领域资源,实现跨行业技术创新融合。这不仅提升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采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带动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服务等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成为山东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
依三大力之驱动,铺就山东发展新途。2025年,山东明确将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持续发力。大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高端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展望未来,山东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以大国重器铸就发展新辉煌,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山东力量”,书写更多“山东篇章”。(文/张延超)
- 聊诚评|齐鲁消费新潮:激活内需引擎的“三重奏”2025-04-11
- 聊诚评|山东:在新时代奋进中书写社会发展壮丽篇章2025-04-11
- 聊诚评|“好客山东·齐鲁1号”新起航,齐鲁大地文旅融合新表达2025-04-10
- 聊诚评|承儒风以拓商脉 聚动能提振消费2025-04-08
- 聊诚评|以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山东发展蓄势赋能2025-04-08
- 聊诚评|山东多措并举,助力民营经济腾飞2025-04-08
- 聊诚评|山东:激活创新引擎,构建企业创新新范式2025-04-08
- 聊诚评|锚定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跑出山东速度2025-04-08
- 聊诚评|长风破浪正当时 齐鲁大地展宏图2025-04-03
- 聊诚评|乡村振兴:齐鲁大地的美丽蝶变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