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齐鲁非遗的守护与传承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汉唐盛世气象雄浑,宋明风韵清雅犹存……泱泱中华,万古江河,五千年的文脉滋养了壮丽的华夏大地。在齐鲁大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历史的长河孕育了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脉越千年,绮梦映今朝”这句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齐鲁大地上那穿越时空而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泰山之巅,古老的钟声穿透云雾,唤醒了沉睡的记忆。泰山皮影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在光影交错间,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那灵动的剪影,仿佛把观众带入了古代的宫廷与民间,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当夜幕降临,济南泉水边上传来阵阵悠扬的曲声,那是山东琴书在诉说着往昔的荣光。这种源于明末清初的说唱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表现力,成为齐鲁大地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琴书艺人们用他们的歌声和技艺,讲述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传奇故事,传递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
鲁绣、胶州秧歌、聊城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不断地向世界展示着齐鲁文化的独特魅力。鲁绣以其精细的针法和绚丽的色彩,被誉为“东方之花”,它不仅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勤劳智慧,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胶州秧歌则是节日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欢快的节奏、灵动的动作,无不展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聊城剪纸则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图案,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抹亮色,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齐鲁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被遗忘,而是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讲座以及文化节庆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得以跨越时空的限制,与世界对话。
“文脉越千年,绮梦映今朝”,这是齐鲁大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写照。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织融合,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让它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文/姜海洋)
- 聊诚评|千年儒风润心田 齐鲁大地好人多2025-05-20
- 聊诚评|山东:让绿色食品更好走进千家万户2025-05-20
- 聊诚评|从“凡人微光”中汲取奋进力量2025-05-19
- 聊诚评|平凡人微光汇聚时代暖流2025-05-16
- 聊诚评|山东好人:齐鲁大地的精神脊梁2025-05-15
- 聊诚评|齐鲁大地的生命答卷:平凡善举书写人间至暖2025-05-14
- 聊诚评|山东好人:点亮道德灯塔,凝聚奋进力量2025-05-14
- 聊诚评|厚植齐鲁热土,让“山东好人”精神之光照亮时代征程2025-05-12
- 聊诚评|山东手造:在文化符号与AI创新中激活产业新动能2025-05-12
- 聊诚评|齐风鲁韵绽新姿,山东文旅勇创新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