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激发文化新活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乡村振兴,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持久动力。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日益重视,农村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另一方面,现代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活动的单一性等问题仍然突出。如何激发文化新活力,让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是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打造文化阵地,让百姓“身有所栖”。要激发文化新活力,必须强化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文化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和保障。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文化设施,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完好。此外,还要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文化、懂管理、善经营的文化工作队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创新文化活动,让百姓“心有所寄”。要激发文化新活力,必须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通过现代手段进行传承和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积极引进现代文化元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
主导文化引领,让百姓“各有所好”。要激发文化新活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要深入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根据他们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同时,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成为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华与发展,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做好“铸魂”工作,让百姓“身有所栖”“心有所寄”“各有所好”,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文/张震)
- 聊诚评|山东:以文旅融合提振消费活力2025-04-28
- 聊诚评|以匠心传承书写文化“两创”的山东答卷2025-04-23
- 聊诚评|中国式现代化:于文化沃土中绽放时代华章2025-01-15
- 聊诚评|用好文化IP流量,让“好客山东”更出圈2024-12-23
- 聊诚评|红色热土齐鲁韵,革命精神永流传2024-12-18
- 聊诚评|数海扬帆承古韵,云端织梦创新篇2024-12-13
- 聊诚评|赓续中华文脉 深耕齐鲁人文沃土2024-12-12
- 何以中国|聊诚评·生生不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2024-12-03
- 聊诚评|以文化“两创”绘就时代新画卷2024-11-27
- 聊诚评|续千年文脉,唱响文化“新曲”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