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聊诚评·生生不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

2024-12-03 17:04:2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近期,“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曲阜启动。这是一个寻根问祖的旅程,我们在追寻中华文明的来时路的过程中,将进一步感受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强大力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文化新动能。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没有中断,中华文化没有中断。”追问“何以中国”,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追溯流淌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根脉,获得升腾不息的智慧和力量。千百年来,它流淌在人民群众的血脉,带着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世界文明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在回眸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脉络清晰,绵延亘古,有着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在古老而厚重的齐鲁大地开启溯源之旅,具有重大意义。在齐风鲁韵中,我们能在这里邂逅“修齐治平、经世治用”的家国情怀,邂逅“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邂逅中华民族“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的精神内核。千年来,文明思想丰富发展,兼容并蓄,中华文明绵延传承。探寻“何以中国”的答案和密码在这里启程,必将行稳致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华文明要在传承中前进,中华文脉要在赓续中前行。知史,不仅仅是为了脚下,更是为了明天。鉴往才能知今。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一直以来,文明都是在通过对历史的叩问的基础上,开启新征程。历史是滋养文明的源源不竭的“活水”。这“活水”要来自对物资性文化遗产的挖掘,比如对文物的保护,“山东文脉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在保护和考究中,新的文化力量泉涌而出,动能澎湃。这“活水”也来自对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比如对山东手造、黄河大集活态传承,让对历史文化的守候烟火十足,温暖感人。这“活水”还来自文化“两创”的每一次创新成果。在一次次创新成果中,传统文化不断地被唤醒、焕新,创造出符合我们这个时代新需求新形势的新文化。

  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何以中国”开启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一次寻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文化自信将更为加强,我们的民族会更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文/朱腾华)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