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挖掘传统文化底蕴 打造聊城“金名片”
编者按:风起于青蘋之末,火燎原于星星之点。2月23日起,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推出《聊诚评·燎原计划》栏目。栏目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努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网络评论品牌栏目,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要想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就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是滋养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
让历史说话,串联城市文明。历史之于国家民族,犹如记忆之于个人,丢失了历史,也就丢失了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依凭。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明清时期,聊城是运河沿岸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以其发达的商业著称于世,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南有苏杭,北有临张”,是古人对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处著名商埠的描述。当时的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八大钞关之首,被誉为“富庶甲齐郡”。这种盛极一时的繁华,使聊城成为当时运河沿线九大商埠之一。面向未来,应用心提炼特色城市文化符号,用情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串联古城文明。
让文化说话,散发城市韵味。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从深受杨贵妃喜爱的东阿阿胶,到《水浒传》《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著名典籍;从宋代医学家成无己,到近代以来的著名学者季羡林;从抗日名将张自忠,到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每一个都是聊城的象征,都是聊城文化的生动体现。百年时光里,在聊城留下了无数文化印记。立足当下,要追随前辈脚步,深入挖掘各地特色传统文化,深刻领会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散发古城韵味。
让文物说话,讲述城市故事。从饱含祝福吉祥美好寓意的东昌府木板年画,到方寸之间画“世界”的东昌葫芦雕刻;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到传承黄河文化的鱼山梵呗、阳谷黄河夯号……900多项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黄河文明与运河文明的基因,凝结着倍受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浸润的鲁西人民的情感和智慧。前进之路,要向世界讲好古城故事,挖掘更多文物故事,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文/宋健)
- 聊诚评|织好三张网 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2023-09-12
- 聊诚评|“数”看山东,“智”创赋能2023-08-31
- 聊诚评|“三条线”绘就山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2023-08-30
- 聊诚评|从文化“两创”看暑期档电影市场的强势复苏2023-08-28
- 聊诚评|手造市集亮相尼山圣境 文创非遗亦“琳琅”2023-08-22
- 聊诚评|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铸魂”2023-08-21
- 聊诚评|文物活化利用 文旅融合发展2023-08-21
- 聊诚评|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展现齐鲁大地魅力2023-08-18
- 聊诚评|以“两创”为笔 绘文化山东2023-08-10
- 聊诚评|看大运盛会 展中国风采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