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保底捐款”让扶贫失了温度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张莹
10月17日是全国第五个“扶贫日”,近期,很多地方都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募捐活动。但是有网友反映,云南昭通镇雄多乡镇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响应全国扶贫日进行捐款,并对不同级别的干部进行了捐款“保底数额”的规定,正科级及以上“保底捐款”1000元,网下级逐级递减,一般职工、教师捐款300元。
说是自愿捐款,背地里却打起小算盘,以各种方式变相强制,人们不得不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进行捐款,这样所得的款项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很多人原本真心实意想要捐款,却因为受到强迫而心不甘情不愿,这样强制实在是打击了人们的捐款热情。捐款之后,还有很多地方会将各个单位所捐的款项数额进行公示,这在无形之中也使各单位产生了攀比的心理,从而促使了更多“保底捐款”现象的出现。
扶贫捐款是好事,但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做好的。大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贫困户出一份力,可贵的是这种心意,而不是钱的数目。扶贫捐款的目的是让人们懂得贫困户的艰难以及扶贫工作的意义,而不是成为某些地方、某些官员的“政绩”和“宣传窗口”,这就需要各地主管部门在扶贫捐款的活动上更用心。
现在大部分地区的扶贫捐助活动都以捐钱的形式为主,并且捐助对象也以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医生、教师、国企员工、民营企业家为主,普通群众的参与程度普遍较低,这样的捐助并不能引起广大群众对扶贫工作的关注。扶贫不能靠国家部门单打独斗,与其强制让部分工作人员捐款,不如让他们带动广大群众关注扶贫、参与扶贫。想让群众参与,就要增加捐助形式,不能仅拘泥于捐钱,群众可以将家里可回收利用的书籍、衣物、生活用品等送给有需要的贫困户,这样既能省下资金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又能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强制捐款、保底捐款这样的现象再出现。
扶贫捐款本来是一件好事,是广大公职人员积极响应扶贫政策的表现,但是如此强制捐款、设置“保底数额”却让一颗颗真心变成了一张张冰冷的钞票,让这一暖人心的好事失了本有的温度。对于“保底捐款”的事件,相关部门一定要严查到底,坚决禁止这类现象再次出现。同时,更应当号召起广大群众,形成全民参与的局面,才能让扶贫工作变得更有温度。
- “消费扶贫”让消费更高尚2019-11-12
- 网络扶贫重在打造“平台式造血机制”2019-10-14
- 让生命在奋斗中绽放光彩(人民论坛)2019-08-08
- 问责切莫“柿子捡软的捏”2019-07-19
- 脱贫攻坚从“心”开始2019-06-06
- 电商扶贫不能只靠网红县长2019-05-27
- 尽锐出战,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硬仗2019-03-08
-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2019-03-08
- 中国减贫经验值得学习2019-03-08
- 规范行政权力,把钱花在刀刃上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