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邓海建:打假,须知“豪言不如壮举”

2016-06-24 10:20:00 来源:荆楚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23日,《华尔街日报》刊发了马云的署名文章。文章除再次深度阐释了阿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立场、态度、坚决和坚持外,马云着重强调:世界正在经历令人惊叹的变化,阿里巴巴有责任分享及提醒商业合作伙伴们我们观察到的新趋势、潮流和内心的真实思考,未来也将坚持分享。(6月23日新华网)

  阿里若为假货背书,这确实是个严肃的问题。何况,今年4月才接纳阿里成为其会员的全球最大反假货组织“国际反假联盟(IACC),隔月突然宣布暂停其会员资格。深陷假货舆论漩涡也好、背负打假社会责任也罢,无论大道理还是小逻辑,阿里确实需要对假货有个清晰的姿态。

  当然,逼着马云先生去世界舆论场发声的,是不久前其在阿里巴巴投资者大会上的一席话。“大品牌通常用很多OEM(代工生产),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OEM,他们没有渠道,但忽然他们发现可以通过互联网卖产品。(因此)生产正品和仿品的可能就是同一个工厂,他们的产品不见得比正品差,同时有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他们面对的不是知识产权问题,他们面对的是新的商业模式问题。”此后,有部分海外舆论认为马云在宣扬“假货比真货质量还好”,继而令本就积怨已久的国际大牌义愤填膺。

  碎片化解读,确实是真相的整容师。马云借假货质量谈渠道反思,若脱离具体语境,就成了法盲的势利独白。阿里打假的姿态,是敏感而典型的。电商自身的BAT地位,市场承载量与社会责任,规则意识与知识产权策略……都有着意味隽永的色彩。尽管阿里有打假国家队、有“灭绝师太”掌舵打假工作,也尽管据美国《福布斯》称,2013年以来,阿里巴巴共花费1.6亿美元来解决这一被马云称为“毒瘤”的问题——但,网民们的经验性的购假体验,还是将阿里钉在舆论的烤架之上。

  能力多大,责任多大。作为电商巨头,也没什么好叫屈的。不过,跳脱具体的是非之争,眼下的市场打假,似乎有种值得警惕的趋势:热衷夸张表演,忽略细致工作。打假这件事,正从不声不响的内心戏,演绎为夸张绚丽的舞台剧。好像只要把打假秀的分贝调高一点,只要把“禁绝假货、严打刷单”的字体加粗加大一些,有了“初心”作证,就死而无憾了。可问题是,全球每年的假货销售额在2500-6000亿美元之间,这庞大的体量,紧靠表决心、秀忠心就能解决?而如果目光更长远一些:从秀水街、七浦路、罗湖城到微博、朋友圈,假货或假名牌漫天席地而来,与互联网技术或电商平台,究竟是怎样的因果关系呢?

  有关打假,共识毋庸赘言,但亟待厘清的,还有两大前提:一是认清假货的来龙去脉,不能“就假论假”;二是打假要声势,但豪言永远不如壮举,扎扎实实的行动胜于口惠而实不至。此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平台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算是给电商敲了警钟。但,真正的“打假大计”,权利人是第一责任人、职能部门是第一负责人,大数据、跨境合作、平台构建“家规”等,是不可或缺的整体布局。

  阿里在打假中有大责任,亦面临大困局。某种意义上说,马云怎么说,不如看看阿里怎么做。再说,规矩有了,制度在了,就算电商们对假货“宠爱有加”,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成熟健康的市场,自有其内生的秩序逼着参与者渐次走向公平与正义。

  作者:邓海建

责任编辑: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