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计武:清明时节思“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5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的4-6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今年的清明节是4月4日北京时间16时28分。“清明”是表征天气物候的节气名称,到了这一时节,中国大地无论南方北方,气温都普遍上升,南方雾气减少,北方风沙消失,空气清澈,景物明晰,所以称“清明”。(3月31日新华网)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每年清明期间,人们都要通过祭祖、扫墓等最朴素的祭拜方式,寄托哀思感恩先祖,远足踏青、亲近自然。但我们发现,仍然有人在清明祭扫之时会烧纸钱、放鞭炮、插塑料假花,这种不文明、不卫生、不健康的祭扫方式,不仅破坏了清明节应有的宁静和庄严,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自然环境。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献一束鲜花、植一棵树等方式去寄托哀思、表达对先人的怀念。无疑,这有利于自然生态之“清明”。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虽经历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更迭,时至今日,在某些传统节日渐受冷落的同时,还是有很多人们不远千里百里,在清明节前后回乡扫墓祭祖、植树、放风筝、荡秋千、插柳等等。借清明节之机,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习俗教育普及,以传承传统文化之“清明”。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慎终追远、祭奠先人的清明节本就是中国的感恩节。清明时节、踏青之机,带孩子来到先人的墓地,给逝去的先人们磕个头、敬杯酒,追忆缅怀,让他们先辈优良道德的家风在血脉中的传承;清明时节带孩子去烈士陵园,献花扫墓,告诉孩子他们生活在当今和平的年代是多么的幸福和不易,这一切都是前辈们用热血换来的,让他们懂得感恩更加珍惜当下幸福的生活,学习革命先烈不仅有爱家、爱亲人的小爱,还要有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大爱,以发扬精神生态之“清明”。
寒食节是为纪念功不言禄的介子推而设立,后与清明节融合。相传,介子推抱母葬身火海前曾留诗曰:“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介子推对政治清明的期盼也成为千百年来百姓的期盼。近年来的清明节前夕,各地纷纷发出禁止公车祭扫的通知。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作表率,身体力行文明祭扫,切实维护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营造清明期间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以致力打造政治生态之“清明”。
清明时节思“清明”,在踏青祭扫、缅怀先人的同时,更要慎终追远、以励自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包括清明时节在内的每一天的时时刻刻自我要求的积累,没有敢为人先、持之以恒、化小我之力为“星星之火”以图正气燎原的积累,再好的想法、再诚的心意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无踪影。先辈的音容笑貌、先烈的奋勇献身依稀昨日,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我们当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在新时期的“中国梦”的路途上继续攀高行远。
作者:霍计武
- “外地扫墓返京须居家隔离”合理合法2020-04-03
- 清明节应大力倡导“无火祭祀”2019-04-01
- 清明时节祭奠也是法定权利2017-03-31
- 刘辉:清明祭扫,让逝去的灵魂有一个地方安放2016-04-01
- 赵处彪:清明节应多一些清廉味2016-04-01
- 多些“向死而生”的清明思考2015-04-03
- 赵顺城:手下“留情”是文明祭祀的前提2014-04-07
- 程世杰:莫让清明祭祖遭遇“文化断代”2014-04-07
- 文明祭扫、感思孝道、传承美德方是清明2014-04-05
- 过一个清朗的清明节201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