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打车软件是如何成为骚扰工具的

2015-06-30 16:53:00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高亚洲

  下班回家,本想着使用打车软件可以10多分钟到家,没想到却折腾了几个小时,还陷入“危机”之中。27日晚,郭芸(化名)被一名开着宝马的男司机软磨硬泡两小时都未能脱身,最终警方及时介入,才化解“危机”。据悉,郭芸是名90后,常年生活在国外,才回国两个月。(6月29日《华商报》)

  作为一款方便市民出行的软件,滴滴打车通过多样化的服务为许多人提供了很多的便利。西安这位乘客的遭遇,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但是类似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司机的胆大妄为,当然是要去指责的,但是,作为一种已经大面积存在的问题,更多的还是要从根源上去观察。

  首先来说,即便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去否认这种打车软件所能带来的便利。虽然目前国家还没有从法律上认可打车软件,但它的广受欢迎,一定不是没有道理的,存在安全问题,只能说这款软件本身存在漏洞,比如因为门槛过低,造成司机素质的参差不齐,比如因为监管的不到位问题,让这些带有其他目的的司机,能很容易地利用打车软件,去打歪主意。

  值得追问的是,对这些不守规矩的司机,他们所在的公司,是否尽到了对司机的职业道德的约束呢?是否对他们有严格的职业行为规范呢?如果有严苛的管理制度,这些司机们还会这样有恃无恐吗?如今发生了骚扰行为,仅仅是对司机口头训诫,就能起到作用吗?

  其次,另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是,既然专车软件存在合法性问题,而且也时常曝出了一些安全性问题,为什么还会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呢?按理说,人们出行,除了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外,还可以选择出租车,那么,在城市的发展中,公共交通工具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出行需求呢?而出租车又是否在服务上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呢?可以说,可能正是公共服务的欠账以及正规出租车服务的落后,才让专车服务有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因此来说,要规避这个西安女孩的乘车遭遇,不是说要去打压专车的存在,还是通过制度的规范,让专车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城市管理者还应该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改善出租车服务,增加人们的出行选择,同时通过多样化的竞争,让专车服务提供商主动去改进服务。(高亚洲)

责任编辑:刘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