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频发“坏情绪污染”现象值得警惕
最近不知怎么了,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浙江省庆元初中几名学生将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关在黑屋子里暴力殴打,并用香烟头烫伤小孩;陕西吴起发生的高二女生对高一女生施暴的事件;6月22日晚,一则5分钟的“永新初中学生遭群殴”视频信息在网上广泛传播;安徽蒙城县乐土中学一名初三学生中考前打群架被围殴打成脑死亡……
如今的学生到底是中了什么邪?高中生,乃至中小学生却越来越多地成为暴力事件的主角,施暴的残忍程度令人难以想象,一桩桩发生在校园里的暴力事件,就连成年人看了也不禁噤若寒蝉,纯真的孩子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戾气十足,如此冷酷、残暴?打耳光、罚跪、扒光衣服、伤学妹……阳光校园怎频现暴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生伤害案频发与法律规则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缺失有关。有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主因之一。这些当然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笔者以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试教育的压力巨大,淘汰式、竞争式的教育模式,本身就是冷暴力滋生的温床,学校忽视了德育、人格教育,而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性格孤僻、自卑、嫉妒心强,长期处在焦虑、紧张情绪等等。再者,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社会的“有钱就任性”的倚强凌辱,
其次,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如今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培养出许许多多无法无天的小霸王。而如今随着农民工外出打工,一年不见父母一次面,留守儿童成了被关爱遗忘的角落,而这些孩子多数由祖辈照顾,或寄宿在亲戚家则容易产生自卑、冷漠、孤独、脆弱、叛逆、极端等心理,也是暴力犯罪的根源。校园暴力或许不只是孩子们的问题,更是时代与社会的瘾痛。
再者,当今社会浮躁,充斥着躁动与不安,“大鱼吃小鱼”,倚强凌弱,“花钱摆平”,比阔斗富,争风吃醋,争强好胜,引发暴力比比皆是,然而这些现象必将会影响到最弱势的人群,导致社会上的“坏情绪污染”现象蔓延,尤其是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像个大染缸,权力腐败、网络游戏、黑恶势力以及小说、电视剧、网络游戏社会不良风气里的“暴力”充斥着青少年的业余生活,无不毒害着青少年的思想,极易使青少年产生冲动和暴力倾向。
校园暴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受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所致。由于受升学压力影响,学校往往过于重视学业教育,而忽视甚至无视学生的品质教育和心理疏导等等,这些都是校园暴力的祸因。但是必须看到校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危害,远不止皮肉的创伤,更严重的是会造成孩子们心灵的扭曲,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消弭校园暴力,需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形成合力,家庭教育,学校引导,社会关注缺一不可。唯有全社会高度重视起来,从法治的高度,从心理学的维度全盘考虑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源头防范,才能彻底消除校园暴力的罪恶源头。
- 从一而终,一心向党2021-04-20
- 构筑疫情防控严密屏障 为中小学开学护航2020-04-13
- 学校如何设计错峰吃饭是一门学问2020-04-13
- “公”“民”同招,民办学校如何从“选好学生”到“教好学生”2020-03-13
- 切实办好网上思政课2020-03-12
- 敢于给教材“挑刺”的孩子越多越好2019-12-27
- 清退网红留学生是一个起点2019-12-17
- 坚持“零容忍”,斩断校园里的咸猪手2019-12-12
- 三叹“减负=制造学渣”2019-11-01
- 黑科技进小学课堂,必须慎之又慎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