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三叹“减负=制造学渣”

2019-11-01 15:10:00 来源:广州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来啊,一起做学渣啊。”近日,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刷屏。作者“描述”江苏南京正在推进的减负政策的效果,并感慨称,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对此,南京市教育局回应,教育部门将及时纠正偏差。“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本来是一组阳光的“正数”,乘以“学渣”之后都等于零,甚至是“负数”,可见“学渣”之杀伤力。

  “减负=制造学渣”之论,笔者有三叹:一叹家长反弹之激烈。为中小学生减负已喊了多年,一直减不下来,其中最大一个阻力源是家长。即使学校顶住压力,把学生的学业负担减下去了,家长还是要偷偷地补回来。二叹教育管理之不易。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社会有意见,并将责任推到教育部门身上;为学生减负吧,家长又不买账,对教育部门施加巨大压力。其实,为中小学生减负也不是地方教育部门拍脑袋的决策,而是一项大政策。三叹公众对减负之误解。“减负=制造学渣”是将问题简单化,减负只是将不科学、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并不是“一刀切”。减负不减效,其实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学校的教学管理的要求更高。

  家长对减负剧烈反弹,可以理解,某种程度上,教育领域已现“剧场效应”——在剧场中,前排的人站起来看戏,没有人叫他坐下来,后排的人也跟着站起来看戏,结果所有人都站着看完戏——谁也不想先“坐”下来,让孩子输掉竞赛。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左右为难,也很正常,因为基础教育所呈现的问题不是地方可以独力解决的。在中小学生减负问题上,要有大局观、系统观,在更大层面协调、更大系统内调适才行,局部是很难推进的。   

责任编辑:张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