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调侃之下的“治霾疲劳”
没有哪个话题能够这么全民关注、持久不衰,从年头持续到年尾,从北方覆盖到南方,甚至还将持续更长的时间、覆盖更广的范围。
这就是雾霾。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神州大地,或者在不经意间占据报纸的头版头条,或者突如其来挑逗人们敏感的神经。进入10月,雾霾又“如期而至”。
历史上遭受雾霾折磨时间最长的大城市是号称“雾都”的伦敦。“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伦敦雾霾,曾致两个月内超过1.2万人丧生。
而这一次,雾霾来到了中国。千里霾伏,万里雾飘,身处此间,插翅难逃。无论是谁,在雾霾笼罩之下,都有一种深陷牢笼的无力感。
虽然刚刚开始,雾霾还没有致命,但恐惧已经环绕着我们。
对于雾霾的恐惧,在于它看得见却摸不着,有图像却无真相,不是人类的必需品却如幽灵一般游荡在我们周围,偶尔露狰狞,毁人于无形。你不知道明天会不会“遛狗不见狗”,也不知道你的身体在雾霾的侵袭下会发生什么样的微妙病变,更不知道这样的状况会持续多长时间。太多的未知未解,导致了我们的集体恐惧。
有恐惧是好事。至少,有恐惧就会想办法,就会有行动,就会动真格。怕就怕在不恐惧,甚至是有恃无恐。
这不,已经有网民发明了“喂人民服雾”这样的新词,有股民在雾霾中发现了环保方面的“牛股”,有商人在雾霾中嗅到了售卖“新鲜空气”和空气净化器的商机,有媒体找到了“导弹打不准、有利于军事防守”的证据,更有革命的乐观主义者勇敢地站出来放言:雾霾带来五大意外收获,让中国人更团结、更平等、更清醒、更幽默、长知识。
“意外收获”——多么精准的用词,多么正面的判断,仿佛雾霾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是老天赐给中国的礼物,披着朦朦胧胧的浪漫主义色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雾霾,迅速在各式的嬉笑怒骂中演变成了娱乐词汇。
我们都知道,雾霾面前,谁也无法置身事外,每个人都是必须真正行动起来。可现实却是,只要风一吹雨一下,就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一切行动照旧,继续莺歌燕舞喜大普奔。甚至,风还没吹来,雨还没落下,雾霾还没走,我们的调侃已经铺天盖地排山倒海,我们“把丧事办成喜事”的本能已经蠢蠢欲动。
这样娱乐式的调侃,偶尔为之,还可以看作是霾中作乐,是一种对治霾不力的控诉,是一种对健康焦虑的无奈之举。但是,如果雾霾继续隔三差五地来,如果关于雾霾的调侃继续娱乐至死,我们将陷入“治霾疲劳”的一团僵局。
有心人可以观察到,雾霾还没有“离开”,但我们已经显现出“治霾疲劳”的端倪。
君不见,科学的治污措施淹没在众声嘈杂之中,有效的抗霾手段在无厘头的调侃中变得模糊,职能部门佯装淡定却无所适从,媒体的价值判断也在争相吸引眼球中变得可有可无。而具体到个人,习惯成自然,见怪已不怪,该吐槽的依然吐槽,该大骂的依然大骂,该创作段子的依然创作段子。雾霾天气由偶尔出现到经常遭遇,可我们的应对仿佛陷入“看惯了——吸惯了——习惯了”的怪圈。我们习惯停工停课,可是缺乏治理;我们习惯破口大骂,可是绝少反思;我们习惯各种调侃,可是行动依然。
“雾都”伦敦治理雾霾用了20年时间,我们要用多少年?我们的“疲劳期”又有多少年?
此问无解。因为,我们仍然没有找到源头。燃煤排放推给了汽车尾气,施工扬尘推给了燃烧秸秆,工厂污染推给了炒菜油烟……最后一致推给了“风”,因为没有风,所以有了雾霾。
这样调侃语境下的推拖赖,又怎么能度过治霾的“疲劳期”?
身体无健康,一切皆枉然。从公民健康的角度出发,雾霾倒逼经济转型发展。我们每个人都紧密地与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捆绑在一起,既是获益者,也是受害者。然而,经济转型怎么转?我们都在美滋滋地品尝GDP迅速增长带来的物质甜蜜,突然之间要放下那杯美酒,谈何容易?!
治污控霾,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绝对是一场持久战,也会是一场疲劳战。怕就怕,还没有持久,就已经疲劳。
雾霾笼罩,没有人能够做到“自强不吸”。因此,少些调侃,少些娱乐,多些反思,多些行动,才是当下应对雾霾的“全民行动”。(楼国标)
- 治霾不能令公众产生无力感2016-12-22
- 治霾,地方政府的内生动力不足2016-12-14
- 又到洒水冻冰摔跤时2016-12-13
- 治霾务必从严2016-11-07
- 薛建勇:标准严于欧洲,能成为“治霾良方”吗?2016-06-17
- 简单奖罚,怎能治霾2016-04-06
- 治堵治霾 限行不如征税2016-01-22
- 治霾不妨纳入政绩考核2016-01-06
- 治霾比的是执行力,而不是脑洞大开2015-11-13
- 王石川:治霾不力被罚的进步与遗憾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