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能只盯着物质的成功
希望即将走上考场的同学们,不要忘记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每道考题的同时交出一份完美的人格答卷。
万众瞩目、一年一度的高考马上又要开考了。高考一时又成了新闻热点,其中有两条消息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一是河南驻马店一名高中毕业已20多年的盲人按摩师李金生,报名参加今年的高考;二是今年全国有28个省份实施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参加高考,涉及考生5.6万名,是去年的12倍。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高考提出了不少质疑。作为具有决定一个人命运力量的全国性统一考试,经过多年的运行,高考确有不少需要改革的地方。但不管有多少非议,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高考今天仍是保障我们社会公平、促进阶层流动最有效的杠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虽然有些残酷甚至不太科学,但也极大激发了每个人改变自身命运的热情,尤其是给草根阶层、弱势群体带来梦想和希望。盲人按摩师李金生参加高考,就是不甘于命运的安排,而想借助高考改变自己的未来。他的示范,必将点燃更多人改写命运的内心火苗。异地高考的全面推开,同样将更将激发无数青少年和家庭的人生梦想。
一切激发梦想的事物都是可爱的,一切为梦想而努力的人们都是可敬的。
高考临近,有的学校早就开始倒计时,甚至提出“600天冲刺”,并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标语,比如“时间在流逝,梦想在临近”、“通往清华北大的路是用卷子铺出来的”等等。媒体每年就拿此说事,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学校教育。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所学校、一个正在准备高考但天资一般的学生,除了拼搏、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不过,为了应付高考,为了上大学,就要发疯般苦读,就要长期接受封闭军事化的训练,也确实不正常。但这些不正常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是社会把一个人价值何在的观念扭曲了:活着就是为了成功,成功的标志主要是金钱和权力。于是,一个人的成功就意味着攫取、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异化成了物质利益关系。于是,整个社会都患上了焦虑症:还没有成功的人们拼命争取成功,已经成功的人们贪婪地盯着更大的成功。社会上庸俗成功学大行其道,学校教育又如何能独善其身?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曾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当年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名牌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在“价值取向考察”环节,中美学生的表现形成强烈对比,令人震撼。面对主持人给出的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5个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高中生除了一个人选择了“美”之外,其他人全都选择了金钱和权力。青年缺乏理想,主要缘于社会教会他们眼里只有孔方兄。
除了物质的成功,人生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康德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如果我们的社会没有对自然、道德的敬畏之情,没有对良知良能的体认拥抱,那么学校就难以守住德育的底线。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中,需要教育坚持是非标准,传递道德正能量。近日,教育部提醒广大高考考生,要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对于考试不诚信、违纪作弊的考生,将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资格或录取资格,并将其违规事实记入考生诚信电子档案,供高校录取和今后就业时用人单位查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多一点对不道德行为亮剑,我们的明天就多一份良风美俗。
人生有许多考场,高考不过是其中一个。希望即将走上考场的同学们,不要忘记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每道考题的同时交出一份完美的人格答卷——毕竟,做人的成功才是最大的成功。祝你们每一个人都取得优异的人生成绩!
(赖配根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主任)
- 单靠“成功学”成功,想得美2019-12-20
- 官员成功“触网”还需端正“两种角色”2016-08-12
- “美女漂流救护队”恐是营销炒作2015-05-09
- “申遗成功不涨价”应成共识2014-06-26
- 申遗成功意味着保护责任更大2014-06-24
- 申遗成功意味着责任更大2014-06-24
-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入遗之后的担忧2014-06-23
- 写在丝绸之路成功跨国申遗之际2014-06-23
- 探求养老保险改革成功之道2014-06-10
- 青春考场,有奋斗就有成功201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