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怡:大学生“人情消费”宜疏不宜堵
“800元是特困户,1000元是贫困户,1500元刚脱贫,2000元奔小康,3000元算富足。”日前,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妈妈您看,生活费就这么没了》,引起广泛关注。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去哪儿了?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新闻中心就此对武汉部分高校200名95后大学生的生活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后月均生活费达1500元,其中人情交往花费占大头。(4月12日《北京晨报》)
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群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大学生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交往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人情消费之风已经开始向高校蔓延,许多大学生不知不觉就陷入了人情消费的泥潭,并难以自拔。
身为大学生群体的一员,笔者对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只增不减有着切身的经历和体会。正如不少大学生描述的那样,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他们所有消费中必不可少甚至占比很大的一部分支出,对这笔支出的看法也因人而异,笔者认为,大学生“人情消费”宜疏不宜堵,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把握好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消费。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消费的特殊群体,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的经济来源是唯一的,人情消费归根结底还是花父母的钱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且不说父母是否支持,就算支持,人情消费也需要一个限度,笔者看到过很多大学生在人情消费时为了不失面子,即使手头并不宽裕也碍着情面大方消费,这无疑是一种缺少理性的消费观,要知道,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是供你学习和生活的,不是用来给你“长面子”的。
人情消费,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成为一种浪费,但如果把握好度,也会成为一笔投资,大学生的生活账单中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抹去人情消费这笔支出,那如何才能让人情消费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投资而不是浪费呢?笔者认为,大额的人情消费不应提倡,毕竟人际关系也不是单靠吃吃喝喝才稳固,但是买点水果、零食让大家共享,这种小的消费同样能起到增进同学感情的作用。“人情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不能一味的排斥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把握好度、理性消费才是值得提倡的。
作者:戴晓怡
- 反思毕业"腐败季"2013-06-15
- 端午节:要人情 不要“人情消费”2013-06-13
- 见面有“礼”,但更应重“情”201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