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项目需要7万元的汽油费
什么样的科研项目,需要科研人员开车绕地球两圈?不过,无论你怎么惊讶,7万元的汽油费发票真的被作为科研经费报销了。而现实中,科研经费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7万元汽油发票,不过是冰山一角。而从科研经费的不断增长以及各家科研单位在“找钱、找项目”上使出浑身解数来看,愈发庞大的科研经费却得不到应有监督,问题将愈发严峻。
与商业投资不同,科研经费究竟该需要多少?如何投入?又该如何评估投入的效益?这些信息是不对称的。现实中,科研经费多由科研单位申请,但科研单位是内行。审批者却往往是外行,即便有专家评审委员会,也多半对于科研工作的新趋势与新需求并不能精确的拿捏,二者之间在信息方面的不对等显然难以避免科研经费夸大申报、甚至谎报、滥报以及胡批、乱批的状况。至于经手科技经费的官员,其在科研经费申请与审批中的绝对权力,更是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既然科研经费上的潜力如此之大,科研单位不惜花大力气在“找钱,找项目”上,自然也就不乏巨大动力。
科研经费的初衷本在于投入研发以获取成果。但对于国内不少科研机构而言,科研经费早已超出了这一含义,而是成为了一项需要拿出来比拼与炫耀的数据。
相形之下,国外的科研经费则有更为严苛的规定。例如美国的科研经费,其中人员费用约占33%,并不存在五花八门的补贴,此外,对人员工资与福利则要求在预算中明示、并接受严格期中检查与事后审计。同时还实行岗位薪酬制度对个人收入水平进行总量控制,以杜绝科研人员收入过高,甚至以科研经费自肥的现象。除了严苛的财务规则,公立科研项目还要受到媒体的跟踪,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经费科研团队有义务对媒体公布进度,告诉公众研究的价值,政府更是强制科研机构公布财务报告。
唯有对“科研经费”进行更加清晰独立的定义,严格审批,将各种名目的补贴与人员费用列在明处,同时完善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审计与监督机制,让科研经费的审批与开支都如履薄冰了,科研经费才不会遭遇五花八门的胡来。(武 洁 原题:项目经费成了唐僧肉)
- 评述|从“科技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新进展述评2017-03-29
- 张楠之:别把自己的违规都归到“历史原因”2016-12-28
- 淡看名利的屠呦呦注解科学精神2015-10-08
- 一些知名教授频陷“问题科研经费门”透视2014-06-24
- 部长之怒能治科研腐败乱象吗2013-10-15
- 部长很生气,后果是否很严重有待观察2013-10-15
- 别让腐败捆住创新之翼2013-10-15
- 科研腐败背后是两种权力作祟2013-10-14
- 部长之怒反证“唐僧肉现象”之猖2013-10-14
- 治“科研费六成出差开会”重点要抓验收环节201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