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考生290分:虽为遗憾,却也完满
被称为“中国好考生”的黄子恒,高考成绩为290分,距三本线还差187分。这个成绩出乎黄子恒的预料。老师遗憾地说,按平时成绩他可以上三本学校。校方称黄曾想报考师范院校,学校为此向全国十多所师范学校发了推荐信,目前还没有回音。(据6月24日《新京报》)
黄子恒在道德答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高考上却铩羽而回。或许这一切早在人的意料之中。毕竟黄子恒的义举在高考这场充满硝烟味道的全民竞赛中显得异常。
国内学者钱理群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高考成绩为290分,在利己主义教育体系下是不合格的,在唯分数论下恐怕没人认为黄同学是好孩子,好学生,如果没有此义举,恐怕这连三本都够不上的考分会成为他一生的缺憾,随时都有可能被他人抬出来指指戳戳。
毋庸置疑,在传统的评价机制下,黄同学不是一个好学生。然而,或许正是由于这种缺憾,能够让黄同学做出与他人不同的举动,使他在人生路上有时间看风景,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失之东隅,失之桑榆”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传统视角下的“差生”做出了让许多尖子生无暇去做的事情,这本身就值得研究。黄同学所在的学校出于对黄同学的爱护,希望有学校破格录取他,这又回到了对旧的评价体系的认同上来。 其实大学不过是一张门票,更多的人将大学毕业证书作为敲门砖头。有人戏言,北大清华的是卧铺,普通本科的是硬座,专科的是站票。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学生的确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顺畅,但并不代表他们能够走得更高远。
其实,黄同学的行动已经为他赢得了社会的入场券,而有大学愿意破格录用黄同学更好,如果没有,他也不必感到沮丧。笔者相信黄同学自身就是一张通行证,必定能够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
钱兆成
- “先考试后补证”也是一种“证明减负”2019-06-24
- 高考志愿咨询喊出天价,钻了高招服务欠缺的空当2018-06-21
- 杜绝考试泄题,不能只靠司法打击兜底2018-04-23
- 专业英语考试疑似泄题,真相不能湮灭2018-04-23
- 白卷考生再高考,也是一种反思2018-03-26
- 有一种浪费叫“国考未参考”2017-12-12
- 高考成绩好,就等于最终成才吗?2017-08-11
- 愿每个“魏祥”都能在高校美梦成真2017-06-29
- 人生实苦,用关怀托起相信2017-06-29
- 穿红衣着旗袍,高考仪式不必如此隆重2017-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