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政府“钱袋子”漏在哪里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李劲峰
国家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为了规范政府支出、节省财政资金、提高使用效率,但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的商品价格虚高,资金浪费严重。政府“钱袋子”到底漏在了哪里,成为一个值得追问的话题。
社科院所属机构在广东、黑龙江等四省调查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采购许多办公用品的价格高于市场价1.5倍。统计的1.5万多件政府采购商品因为价格虚高,多支出财政资金2000多万元。这个结果违反了政府采购法关于政府采购活动应该符合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要求。此外,近年来出现的“天价U盘”“天价电脑”等现象表明,一些地方政府采购中的确存在奢侈浪费,政府“钱袋子”确有漏洞。
编制财政预算,既是为了掌握支出情况,平衡收支,也是为了规范财政支出,节约财政资金。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预算就要既详细又尽量符合实际,还要严格执行。而实际上,现行预算制度失之宽松,预算项目比较笼统,执行中“灵活掌握”的空间较大。
此外,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现行政府采购机制中,少数职能部门独揽审批、招标、公告等权力于一身,“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制约。甚至还有极少数手握政府采购大权的官员与供货商勾结形成利益共同体,“东西次一点,商家赚一点,回扣拿一点”的做法直接造成政府采购价格虚高。
越是财政收入增长,越须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眼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普遍行动,各级政府理应自觉成为表率,自觉加强内部监督,看好政府“钱袋子”,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
责任编辑:宋莉
- 地方政府给彩礼限价要警惕权力的任性而为2017-08-03
- 治霾,地方政府的内生动力不足2016-12-14
- 尽快唤醒“沉睡”的政府办公大楼2016-06-01
- 房地产税改革 多方兼顾方能利大于弊2015-08-08
- 角色错位,好心也会办坏事2015-08-02
- 无理“闹访”谁惯的2015-08-02
- “古城保护费”证明权力收费不需理由2015-06-14
- 秦百川:痛斥“你妈是你妈”,总理剑指何方?2015-05-08
- 文艺评奖为何乱象难治?2015-02-12
- 为挖煤毁古村就是“罪人”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