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媒评 > 列表
  • 所有的奔跑只因为人间值得

    “德不孤,必有邻”,记者报道时代的温暖,也被时代温暖着。正是有着来自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才会坚信,日复一日的坚守终会迎来光明。

    北京青年报 | 2020-11-09 08:59
  • 进博会见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魄力决心

    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不仅为中国尽快消除疫情影响恢复经济增长提供了腾挪空间,也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和各国企业摆脱困难创造了机会。

    北京青年报 | 2020-11-06 07:50
  • 线上旅游业加强自律 职能部门要当好推手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中医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之说,提前发现端倪,做好预防措施,就能够让人不生病,避免陷入“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的困境。规范在线旅游市场秩序,“治未病”理念应切实体现在监管思路和流程上。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9 09:51
  • “自愿放弃社保”不能成为侵权挡箭牌

    对企业借员工“自愿”之名侵犯员工权益的不法行为,必须坚决说“不”。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9 09:11
  • “打工人”自嘲背后也有坚韧与奋斗

    工薪收入者既是劳动人口结构的主体部分,也是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打工人”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与支持、关切和关怀,他们才能带着坚韧与奋斗,坚定地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8 09:33
  • “刷脸时代”更需筑牢信息安全防线

    “刷脸”支付、“刷脸”开门、“刷脸”进站……人脸识别应用五花八门,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风险也如影随形。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8 09:25
  • “同代优质竞争”是提升金融业之正道

    中国已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二大直接投资目的地,中国金融机构在境内能有效直面“走进来”的对手后,才可能在“走出去”后真正站稳脚跟。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7 09:19
  • 别让“逢班必报”抹杀了孩子锻炼的乐趣

    窥一斑而知全豹。跳绳只是小事,但逢班必报背后所折射的诸多问题,却足以引发深思。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7 09:02
  • “群体免疫论”不科学也不道德

    无论从科学依据、伦理道德还是从历史经验来看,“群体免疫”这种消极抗疫的做法都无异于掩耳盗铃,其本质是罔顾生命,既不科学,更不道德。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2 08:00
  • 整治假维修假保养需要“透明4S店”

    都知道4S店的维修保养价格远高于其他汽修店,却不知道,“4S店暴利”之外,一些店还有这种“欺诈暴利”,赚黑心钱不说,照这样每年还会人为毁损大量公私财产。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0 09:38
  • 透过泡面“高端风”看消费新需求

    方便面企业乘着全面推进“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的东风,顺势而为,纷纷入局介于普通方便面和外卖价格之间的10元-20元产品赛道,不断推出兼具营养与美味的创新产品,最大程度减少“工业味儿”,使产品回归传统与天然,中国方便面市场销量于2016年到达谷底后逐步回升。

    北京青年报 | 2020-10-20 09:32
  • 稳岗就业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是我国推进就业扶贫的宝贵经验。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9 09:39
  • 新的历史关头 新的改革授权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新的改革授权,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中国会将改革开放事业进行到底,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9 08:58
  • 端牢中国饭碗 完善全球粮安治理

    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6 07:45
  • 深圳不惑 四十而已

    四十筑梦,深圳展示了一个改革试验田变成一个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发展样板的奇迹。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5 08:53
  • 加快搭建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

    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4 10:35
  • 破除“终身制”的环评更符合科学监管规律

    环评报告不再“一纸定终身”,福建的做法让人眼前一亮。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3 08:53
  • 人大拟对14岁刑责年龄“动刀”体现法治与时俱进

    从公平的角度讲,你戕害了别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也理应失去自由,“14岁以下”不能成为无法无天的理由。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3 08:47
  • 越是防控局面向好 越不能麻痹大意

    各地防疫部门对有旅行史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防控做好数据信息分析,有的放矢,精准施策,提高效率。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3 08:43
  • 转变服务理念从提升细节入手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消费者重视产品质量,更重视消费过程中的服务质量

    北京青年报 | 2020-10-10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