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星光耀征程|山东:智能工厂领航,激活制造业新动能

2025-02-20 17:01:5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无疑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山东作为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强省,在智能工厂的创新与梯度培育领域表现夺目,正以强劲之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引擎”。

  斐然成果,实力尽显

  全国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已初见成效,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12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山东表现突出,22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数量仅次于江苏,位列全国第二。这些工厂分布在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浪潮电子的信息化工厂,凭借前沿的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流程高效协同,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中车青岛的高速列车制造工厂,依托智能化生产体系,不仅保障了高速列车的高质量制造,还极大地缩短了交付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发展。

  双轮驱动,铸就辉煌

  山东智能工厂的成就,源于长期规划和技术、政策双轮驱动。政策上,2016年响应“中国制造2025”,山东落地“山东版”方案,推进智能制造等八大专项工程,提升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构建四级梯度培育体系,为企业定制成长路径,助力从基础级迈向领航级。技术层面,山东坚持引进与自研结合,引入国外先进技术设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智能装备等核心领域创新。《山东省智能制造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2 - 2025年)》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方向和应用目标,从政策层面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保障,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与积极性。

  成果显著,前景广阔

  山东智能工厂的建设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全方位体现。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显著降低,更重要的是引发了生产模式的深刻变革。如今,面对市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小批量订单需求,企业借助智能化手段,能够快速响应,实现定制化生产,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聊城东阿阿胶打造的一体化智能制造平台,关键设备数控化率和联网率达95%,生产效率提升45.86%,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47.69%,单位产值能耗下降15.38%,凸显智能工厂在提效、节能、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势。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飞速发展,领航级智能工厂将在传统制造业转型中发挥更关键作用。山东定会持续加大智能工厂建设投入,推动智能制造向更多行业拓展、向生产深层渗透、向更高技术水平迈进,续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文/王鹏)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