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耀征程|解码山东优势产业的进化密码
黄海之滨,泰山脚下,这片1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上演一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山东在传统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崛起之间走出独特路径,形成了“新旧动能转换双轮驱动”的发展范式。2024年,山东GDP达到9.86万亿元,距10万亿仅一步之遥。北方第一经济大省山东,挑起大梁走在前,其背后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双重支撑。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山东产业变革的实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传统产业升级的齐鲁方案
在潍坊寿光的智能温室里,农业机器人正通过5G网络实时调整温度湿度,每平方米番茄年产量达到75公斤,是传统种植的6倍。这个中国“菜篮子”的数字化转型,折射出山东传统农业的智慧化蜕变。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的省份,山东已建成28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出口连续24年领跑全国。制造业领域,山东重工集团打造的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1%的柴油发动机,使我国重型商用车动力技术站上世界之巅。这种突破源于山东制造的“硬核创新”: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从青岛双星的“工业4.0”轮胎工厂到潍柴动力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传统制造业正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价值跃迁。这种“老树发新芽”的转型,体现了山东在存量变革中培育新增量的战略智慧。
海洋经济的蓝色崛起
山东海洋经济向深蓝加速挺进,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超过18%,形成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集群。在烟台中集来福士的船坞里,“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在调试,这个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的“大国重器”,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山东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已形成从研发设计到总装建造的完整链条,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国1/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研发出全球首个数字孪生海洋系统,能对黄渤海海域进行厘米级精度模拟。这种“数字海洋”技术的突破,使山东在海洋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为海洋经济装上“智慧大脑”。
新质生产力的破茧之路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6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6万家,创新生态的优化催生出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在淄博东岳集团,一张厚度仅15微米的氢燃料电池质子膜,打破了国外30年的技术垄断。这种“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得益于山东"链长制"的创新实践——由省级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链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烟台万华化学通过自主研发的第六代MDI技术,使单位产品能耗降低40%,产品纯度达到99.9999%。这种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山东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三年下降13.2%,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的产业升级之路。
站在新时代的坐标轴上回望,山东产业的蝶变密码在于正确处理“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当传统产业插上数字翅膀,当海洋资源转化为科技优势,当创新基因融入产业血脉,这片儒家文化发源地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新篇。这种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勇于自我革新的发展智慧,正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文/尹锐)
- 星光耀征程|山东数字产业的升维之战2025-02-25
- 星光耀征程|优化营商环境,山东跑出加速度2025-02-25
- 星光耀征程|山东高新技术:实力铸就辉煌,潜力引领未来2025-02-25
- 星光耀征程|好客好品,靠好人撑起一片天2025-02-25
- 星光耀征程|冬小麦返青添绿,乡村振兴底色更浓2025-02-21
- 星光耀征程|山东好人 “好客山东” 的温暖底色2025-02-21
- 星光耀征程|山东乡村振兴:人才辈出,好人好客出好品2025-02-20
- 星光耀征程|山东筑牢非法金融活动“防火墙”2025-02-20
- 星光耀征程|山东:智能工厂领航,激活制造业新动能2025-02-20
- 星光耀征程|大写“不会被辜负的山东”魅力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