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耀征程|山东数字产业的升维之战
黄海之滨,一场没有硝烟的“数字革命”正在重塑齐鲁大地的经济版图。当青岛港无人集卡穿梭于自动化码头,当潍坊农田里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当淄博陶瓷工厂的数字孪生系统优化生产流程,一个传统工业大省正以“数字基因”重构发展逻辑。2023年山东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4.3万亿元,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数字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攀升。在这场关乎未来的产业变革中,山东正书写着“向数图强”的转型范本。
新基建筑基:构筑数字生态硬支撑
在济南黄河大数据中心,每秒百亿亿次的计算能力正驱动着齐鲁卫星星座的数据处理,这座全国首个星箭一体化的数字基础设施,将遥感数据转化为农业估产、环境监测的精准决策。山东已建成69个大型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突破32万,算力规模进入全国前三。沿着“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走廊,国家超算济南中心、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大设施串珠成链,形成支撑产业跃迁的算力矩阵。威海文登区通过“城市大脑”集成57个部门12亿条数据,将政务服务审批时限压缩85%。这种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山东公共数据开放水平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三。全省建成20个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培育出济南大数据、青岛人工智能等六大数字产业集群,形成“基础设施-数据要素-产业集群”的完整生态。
数实融合:传统产业的重生密码
在青岛海尔卡奥斯平台,15个行业生态覆盖企业90万家,为淄博东华水泥打造的能效优化方案,使产线能耗降低12%。这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是山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全省培育出3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超35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87%。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开发的“种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全球2.6万份种质资源数据,育种周期缩短40%。这种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使山东农业数字化水平达67.3%,高出全国平均12个百分点。在滨州中裕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让小麦附加值提升15倍。
创新裂变:数字边疆的开拓者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实现615公里光纤量子通信,刷新世界纪录;歌尔股份研发的XR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超70%。山东在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正打开数字经济新空间。烟台橙色云平台开创“协同研发云”模式,聚集全球26万工程师在线协作,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这种平台经济创新,推动山东培育出117家“数字领航”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矩阵。青岛创新推出的“数字贷”金融产品,已为2000余家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超300亿元。省级数字经济专项基金规模达20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超千亿。政策链、创新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使山东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形成“雨林式”创新生态。
站在数字文明的时代潮头,山东的转型实践揭示:数字经济不是虚拟世界的独角戏,而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未来,随着“数字山东”建设的纵深推进,山东省将在数字经济时代续写新的传奇。(文/尹锐)
- 星光耀征程|优化营商环境,山东跑出加速度2025-02-25
- 星光耀征程|山东高新技术:实力铸就辉煌,潜力引领未来2025-02-25
- 星光耀征程|好客好品,靠好人撑起一片天2025-02-25
- 星光耀征程|冬小麦返青添绿,乡村振兴底色更浓2025-02-21
- 星光耀征程|山东好人 “好客山东” 的温暖底色2025-02-21
- 星光耀征程|山东乡村振兴:人才辈出,好人好客出好品2025-02-20
- 星光耀征程|山东筑牢非法金融活动“防火墙”2025-02-20
- 星光耀征程|山东:智能工厂领航,激活制造业新动能2025-02-20
- 星光耀征程|大写“不会被辜负的山东”魅力2025-02-18
- 星光耀征程|坚持绿色低碳,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