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双减”之下,老师家长应做好“双增”

2021-08-20 13:4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日前,济南、青岛、日照、潍坊等多市已停止部分类型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并严查证照不全校外培训机构,推进“双减”措施落地。

  在官方行动的同时,向来高度重视教育的山东老师和家长也应该行动起来,做好“双增”,为“双减”提供好保障。

  老师的“双增”体现在提高备课质量和授课质量上。“双减”,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学生作业负担减轻,课外培训要减少,这其实是对老师提出了“双增”的要求。

  备课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老师的教育水平提高了,就是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这时候学生学得好,学得会,学得开心,则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才能具有减轻的前提。学生学不会,学不好,做再多作业又能怎样?保证学生学会学好的是课堂教学质量,而不是课后作业、课外培训。任何时候的教学都是这样,学生学会了,再做作业加强和巩固一下。反其道而行,让学生通过作业直接或者变相去弥补老师教育质量不高留下的窟窿,则学生苦不堪言无尽头矣!“双减”就是老师“双增”的契机。

  家长的“双增”体现在增加陪伴时间和陪伴质量上。根据人的成长发育规律,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家长关爱,这就需要家长做到自己的“双增”。增加陪伴时间,提高陪伴质量必须同步进行。比如,很多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一直在看手机,根本不跟孩子互动和交流,这就属于低质量的陪伴,“明明你在我身边,却因为手机,觉得远在天涯”。只有真正做到陪伴孩子,才能让孩子形成更为健康的性格,保证孩子有健康向上的心理。家长的足量、高质量陪伴就像源源不断的养料,让孩子的成长更有底气、骨气和志气。“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做家长的,不得不警醒。一个好的家庭,家长更多的高质量陪伴,能让孩子有更多的幸福感,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精神情感养料”。

   只有老师和家长都做好“双增”,才能为落实“双减”创造更好的环境,让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真正获得“双减”的利好!(文/朱腾华)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