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教师如何“破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指导思想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双减”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必定是载入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双减”减的是义务教育阶段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教育包括课后服务等回归学校,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够得到优质的教育,并且逐步优化作业布置和课后服务方面的工作,更好地让学校所拥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了现在我国的中小学生严重“缺觉”已成为特“困”一族,也就是说孩子们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他们的课外时间都被各种试卷作业以及各种各样的辅导机构补习班占用了,根本就没有了传说中的“欢乐美好愉快难忘的童年”,忆童年都是“痛”啊,而此时“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是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让学生的学习回归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家长焦虑,回应社会关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利好政策。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回归校内教育就是回归教育本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有效实现“双减”,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学校内学足学好,这样才能够缓解家长焦虑。比如说在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中,我们要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不得要求学生自己批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还可以根据双减政策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科学地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阅读、文学、艺术等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
“双减”政策出台,身为教师的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双减”将减轻家长的负担,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希望。同时,“双减”也督促着教育者,要想更多办法去努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一定要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从国家大局,积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文/杨晓芳)
- “双减”政策的“减”与“增”2021-09-13
- 减负需要夯实“双减”初心2021-08-20
- “双减”之下,老师家长应做好“双增”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