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鲁网网评:蓄足乡村振兴人才“活水”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用好用活人才,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人才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战略资源,要坚持把“引才”与“育才”“用才”全盘筹划,力破乡村人才现实瓶颈制约,方能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广开渠道“引”凤来栖,汇聚“一泓甘醴”。“人才,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溯往思来,招贤纳才的力度历来与社会发展成“正相关”,如何引进专才、实才、精才是各级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头戏。首先要打好“乡情牌”,做到以“情”引才。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落实好“本土大学生回引”,通过农民大学生的辐射带动扩大引才“朋友圈”,念好家乡“引才经”。同时搭建本土人才资源库,探访搜罗本土人才,激发在外的企业家、优秀农民工、退休干部等反哺家乡情感,扎根奉献乡村热土;其次要注重搭“台子”引“才子”,突出平台引才。依托农博会、桑梓引才、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等交流平台发现和集聚人才,推动乡村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人才互联互通。“招才引智”结合“招商引资”,以技术、项目为依托,开辟引进“周末专家”“假日教授”的柔性引才新思路,通过引入“短时人才”为夯实乡村产业技能增质赋能。
对症下药“育”强人才,涵养“一溪清流”。“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要实现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农业相适应,重点在“育才”。突出“因材施育”,按照乡村人才专业、年龄、发展愿景等差异,实施“私人订制”式培育计划,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师徒结对”等方式,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二三产业发展、乡村公共服务、农业农村科技等方面乡村人才培养;育好“农创客”。随着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农创客”是打破人才瓶颈的重要一环。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将手机变成“新农具”,把数据变成“新农资”,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和“灵气”。各级政府要完善对“农创客”在资金、资源、平台、技术等方面的“兜底”服务,发挥省级农创客示范基地带动作用,用好税费减免、土地支持、社会保障等优惠政策,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不拘一格“用”其所长,激活“一池春水”。“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引以致用、助力发展”是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的终极目标。要坚持以“党管人才”为舵,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发挥“互联网+乡土人才库”作用,列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技术人员、大学毕业生等各类实用人才“清单”,定期进行摸排登记,重点关注政治素质高、专业技术精、回乡意愿强的人才信息。让“专人”发挥“专业”落实“专能”,引导乡村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乡村基层干部担负着联系和组织群众的关键任务,要盘活基层干部人才“存量”,将懂政策、会管理、善协调的干部放在基层一线锤炼。激励其把责任扛上肩头,将使命牢记心头,向外推广品牌特产,向内引进技术资金,既为乡村治理添动力,又带动农村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激活乡村人才“一池春水”。(文/甄红博)
责任编辑:刘胜男
- 下好“壮苗”先手棋 锻造村报账员“尖兵”队伍2024-05-13
- 做好乡村人才振兴结合文章2021-04-07
- 着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为乡村振兴引入人才“活水”2021-04-01
- 【地评线】鲁网网评: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全面培养也要分类施策2021-02-25
- 【地评线】鲁网网评:撬动乡村振兴的“人才杠杆”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