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提高驭变能力 奋力开创新征程

2020-11-17 15:0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发展到今天,一刻离不开“变”,强调“变”的意义从来都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谈到“变”,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并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强调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指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科学制定“五年规划”,从中把握发展大脉络,探索发展新规律,检视过去、指导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跨越,斩获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之治”的强大力量。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规划实践,我们党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审时度势,调整思路,全面深化改革,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困难险阻,应变局、平风波、化危机,其中都伴随着对“变”的认知和驾驭。

  准确识变,虑变而动。隋人王通有言:“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事物永远都在不停的变动之中,一味按惯常思维处理问题,则很难做到灵活应对。具备准确识别变化的能力,主动思考、找准规律、超前预判,往往能够改变颓势、找到优势、顺应趋势,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各地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积极探索在线办公、直播带货、网络教育等新形式、新手段,为复工复课注入强劲动力,催生出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一大批民营企业实现逆势攀升。机里藏机,变外生变。面对时刻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肩负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影响,我们必须增强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提升对“变”的把握和认知能力,不断应变局、平风波、化危机,为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科学应变,据变而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认清事物发展过程,把握事物变化的内在逻辑,方能聚焦重点、找准节点、抓住拐点,随时为应对变局、解决矛盾做好铺垫。医保不限“定点”,随“疫”而动凸显政策灵活性;减免房租、缓缴税收,减轻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助力恢复生产;放开地摊经济适应疫情期间的市场需要,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类似因时制宜、据实变通的例子不胜枚举。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起点上,实现新的更高的跨越,必须强化随时随势变通的意识,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又敢于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廓清困扰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以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引领改革发展不断向前。

  主动求变,谋变而进。《管子》有言:“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变化之中孕育机遇,推动发展不仅要有主动求变的胆气,还要有抢抓机遇的锐气。善于审时度势,看清发展变化的大趋势,以良好洞察力感知和抓住机遇,有助于及时掌握主动权。中美两国领导人毛泽东和尼克松主动寻求外交关系改变,以两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偶然握手,抓住了历史机遇,实现外交关系破冰。邓小平南巡讲话反复强调要抓住机会,才实现起飞、转型到跨越的跳跃,引领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40余年。

  历史充分证明,寻求变化才能获得主动,抓住时机才能赢得转机。在“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即将起航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形势变化,立足全局、着眼大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主动抓机遇、谋改变,继续在新发展格局中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改革发展的事业征程中,设定的目标会不断前移,发展的阶段会不断更新,面临的形势会不断变化,善于识变应变求变,不断从中育先机开新局,我们就一定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文/杨伟振)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