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鲁网网评:让党的理论宣讲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党的理论宣讲承载着推进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落实的重要使命,关系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的大局,是凝聚党心民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载体。然而现实中,理论宣讲依然存在开大会、念文件、讲政策的“老三套”,说教式的宣讲对群众而言毫无吸引力,宣讲成果当然寥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党的理论宣讲,也需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丰富传播手段、多点方言土语、群众互动参与,让宣讲“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丰富传播手段,做好“转换器”,推动党的理论宣讲“活”起来。长久以来,理论宣讲“照本宣科”、“我说你听”、“自说自话”现象屡见不鲜。台上讲师激情澎湃,台下群众哈欠连天,二者不在同一“频道”,自然难以共振共鸣。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解决群众对理论宣讲不愿听、听不进的问题,还得从丰富宣讲手段、提升吸引力上下功夫。不妨将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结合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宣讲;把新闻播报延伸到村里,加以村级“问政”,有效解决群众难点堵点;推出宣讲“定制套餐”,让群众按需“点单”……坚持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融合发展、线下宣讲和线上宣讲同步发声,把“口号式宣讲”、“填鸭式灌输”转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模式,推动党的理论宣讲“活”起来。
多点方言土语,用好“活教材”,推动党的理论宣讲“实”起来。“活教材”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更具“土味”,更接地气,更有说服力。党的理论以“活教材”的方式具象表达,让群众感同身受,增强“代入感”,群众“对号入座”就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一个喇叭,一口乡音,致富能手讲述辛勤创业故事,在群众心中埋下艰苦奋斗的“种子”;一张桌子,一圈凳子,返乡创业年轻人讲解农业农村惠民举措,为群众自主创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片院坝,几缕树荫,困难群众讲述脱贫历程,为更多群众指明自力更生的方向……用好“活教材”,以实践经验引导群众,以亲身经历感化群众,以政策讲解惠及群众,在方言土语中,为群众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压”,推动党的理论宣讲“实”起来。
群众互动参与,传递“好声音”,推动党的理论宣讲“强”起来。新时代党的理论宣讲不是“独角戏”,而是多行业、多层次、跨领域的“大众讲坛”,要“演群众的节目”,更要“群众来演节目”。一方面锚定思想高地,鼓励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文艺作品,为党的理论“代言”,为自己发声,用“好声音”表达对新时代的畅想和憧憬;另一方面选优配强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来自群众、服务群众、感动群众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党的政策、群众心声传递到千家万户。新时代党的理论宣讲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必须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勇气,把群众“竖着耳朵听”变为“主动上台讲”、“带头上网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更多百姓家,推动党的理论宣讲“强”起来。 (文/郑国雄)
- 青年干部:三伏天里三不“伏”2024-08-06
- 找准“发力点”激发深化改革“新动能”2024-07-29
- 期待更多服务群众的“衣帽间”2024-06-13
- 学好党史“常修课”,当好群众“贴心人”2024-05-21
- 当“夏”展风采 青春显担当2024-05-15
- 小案不小视 反腐败须无微不“治”2024-04-28
- 青年干部要争做新质生产力的践行者2024-04-23
- 以“严管理”激发社区工作者“新动能”2024-04-19
- @选调生 品“谷雨三候”,悟“成长三立”2024-04-17
- 以青春之我,筑强国之基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