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让大学毕业生成“不断线的风筝”

2020-06-04 17:2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主动出击,联系企业、挖潜岗位,精准服务到位,根据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关注特困家庭毕业生,及时发放求职补贴,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推荐和帮扶,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和西部,举办线上集中招聘活动,积极开展毕业生网络双选会活动,毕业生的就业手续办理,实行网上办理和全程邮寄的“不见面”服务模式……”帮助学生们就业,找岗位是重中之重,政府提供精准服务,让大学毕业生成“不断线的风筝”。

  顺势而为,补齐短板。5月23日,在全国政协经济界联组会上,听完有关委员关于“新就业形态”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脱颖而出。要顺势而为。当然这个领域也存在法律法规一时跟不上的问题,当前最突出的就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问题、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等。要及时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时补齐,在变化中不断完善。

  “真金白银”拿出来。清醒地认识到受疫情影响,就业的不确定性增加,保就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拿出保就业的实招、硬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让大学毕业生把饭碗端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单位就业,积极探索对到基层就业符合相关条件的毕业生给予一定财政补偿,尽力帮助大学生渡过难关,政策加码发力,让大学就业市场“活起来”“动起来”。

  “就业服务”不断线。让就业服务不断跟进,全员发力为毕业生牵线搭桥寻找好工作,给用人单位更多自主权,适当放宽政策,坚决不附加与岗位无关的条件,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深入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更好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积极引导广大大学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树立积极的就业心态,勇于到基层和企业去干事创业。

  “就业空间”要扩大。积极增加新的就业,努力拓宽新就业空间,通过国有企业扩大招聘岗位,研究生扩大招生计划,大学生、毕业生新兵扩大征集比例等措施,释放出最大的岗位需求。为创业者提供项目选择和指导,针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诉求,提供创业“一站式”服务,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营造创业宽松环境。不断通过项目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激发活力扩大就业,不断孕育出更多的“新就业形态”,培育出新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人就业。

  让大学毕业生成“不断线的风筝”。希望疫情快过去,每个毕业生都能找到称心的工作,有个美好的前程,是大家共同的心愿。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单位就业,推出实实在在的举措,稳定就业,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让大学毕业生成“不断线的风筝”。(文/明远)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