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投掷老虎取乐 不文明让旅游很受伤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褚文静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大兴野生动物园游玩时,碰到一家游客不断拣地上的小石子砸园区内老虎。视频内,两名男子几次从地上捡起石子向笼内老虎投掷,旁边一名 拿着手机拍摄的女子说:“再打一块,拿块更大的打它就动了。”视频发布后,扔石子游客不文明的行为遭到一众网友指责。(6月18日北京青年报)
继“拽大象尾巴”、“拔孔雀羽毛”“掷袋鼠身体”后,这次的“主角”换成了老虎。为了能让老虎“动”起来,这几名游客不顾“老虎屁股摸不得”,“任性”的“以身试险”,屡屡向老虎投掷石子,甚至还有同行人员煽风点火,拍手叫好。庆幸的是,老虎未“发威”。
“危险玩笑”背后游客的心理倒是不难猜测。既然“掏了腰包”岂能容忍动物悠然自得“睡大觉”?于是不惜把动物当成“玩物”,采取暴力手段找乐子,寻开心,看到动物四处逃窜的样子,便滋生出一种“满足感”,而动物是否会“受惊吓”或是“受伤害”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可以说,这种“满足感”只不过是一种畸形的“冷血”,不仅背离了“爱护动物”的社会规范让动物“很受伤”,更是“丑态毕露”在整个社会形成不良示范让旅游“很受伤”。
而更让我们感到“不安”的是,这几名游客的行为只不过是“冰山一角”。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把“出去走走”作为了假期的第一选择。然而与“旅游热”的兴起如影随形的还有种种“不文明”行为:践踏草坪、攀爬古物、损坏花草、刻字留言、高声喧哗……岂一个“随”字了得。作为千百年来的礼仪之邦,我们向来以礼待人,何以不文明旅游行为层出不穷,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
可以说,违法成本太低是关键因素,而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其实早在2015年,国家旅游局就出台了《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尽管随着一些游客被列入黑名单,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由于只有受到行政处罚或是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才能入列,所以与众多的不文明行为相比,效果仍差强人意。“容忍就是纵恶”在法治不断进步的今天,无论事情大小,都应该遵循法治原则。所以对于旅游行为,也应如此,只有在法律层面有必要的制度依据和具体的惩戒方式,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责罚相当,罚当其罪,对列入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在旅游中进行各个相关行业机构的强行限制,用“道德身份证”产生硬约束,才能不断扩大震慑范围,以儆效尤。
当然,减少不文明旅游行为,归根到底更要靠公民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而这同样也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孔子曾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有将文明出游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带入家庭、带入学校、带入生活,让规则意识与边界意识深入人心,进而让每个人都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旅游文明才会逐渐形成。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景区的管理者,也不是完全的“旁观者”。同样需要在秩序管理、文明引导等工作上,多点细心与耐心,发挥好提醒和监督作用,用更好的服务来博得游客的欢心,赢得游客的支持,从而自觉配合管理,文明旅游。
旅游,不是简单的出行,它更是一场播撒文明的行动,不应该因为种种“不文明”行为,而总是“很受伤”。所以,我们在做好身体之旅的同时,更要带上“文明之心”一起出发。
- “阴阳菜单”专宰外地客于法不容2024-08-29
- 解锁“深度游”新玩法,让“诗与远方”更精彩2024-07-24
- 用科技画笔描绘“诗和远方”2024-05-21
- 鲁网漫评|“假日经济”别样红,促进消费意正浓2024-05-09
- 鲁网漫评|“花”里“花”外盛景如斯,春日经济一路“繁花”2024-03-28
- 共同书写经济繁荣新篇章2024-02-18
- “冰城”火热的“密码”2024-01-08
- 集章:旅游活动新亮点2023-07-28
- 给“最火”端午上分,让远方有诗更有景2023-06-14
- 淄博烧烤,赢在人民“味”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