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重摔女童是社会难以承受之痛

2013-07-26 16:0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程奎星

  据《法制晚报》报道 23日晚,北京市大兴区一两岁儿童被人重摔在地。记者昨日获悉,该孩子尚有心跳,依然在抢救当中。目前,嫌疑人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哈尔滨日报7月26日)

  《甘地传》里曾记录的一个故事:年轻的甘地在南非当律师时,为抗议不平等的种族政策而上街示威,遇到警察的马队即将冲锋镇压,甘地让所有人伏下身子,结果,马反而原地踏步了,用甘地的解释,这是因为动物心中也残存着的某种“不忍”。相比于某些动物,那个冲无辜、稚嫩的孩子泄愤的人,禽兽不如。对于暴行,已无需赘述,嫌犯必将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严惩。

  想象不出,作为一个人,怎能对一个2岁的女童,下得了如此的狠心,出得了如此的毒手。如此惨无人道的行为,已经成为全国的焦点,网上已经是喊杀声一片。此时,无数为之揪心的人,更大的祈愿是——无辜的孩子,能安渡劫难。

  从被媒体披露出的事件始末来看,嫌犯为刚刚刑满释放人员,应该并非是早有预谋的犯罪,但其心中却有一把屠刀一直都没有放下。人生在世,别说一个小小的停车之争,即便是许多更大的问题,也并非都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丝毫不可妥协的二元对立,如果遇事都抱着“退一步即败”,可能心中就会亮出那把看不见的锐利屠刀。

  这件看似极其偶然,由于施暴者极端性格引发的残害儿童惨案,在令公众出离愤怒、心生悲悯,给全社会带来难以承受之痛的同时,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是什么造就了施暴者的极端性格,继而用极端残忍的手段施以暴行?一句谦让的话,或者一个随和的微笑就可以化解的事情,为何最终演变成孩子被高高摔下,几个家庭应声而碎,无数人痛不欲生的悲剧?无论如何,一个车位和一个小孩的生命绝不可能被画上等号。其实,惨剧完全可以避免,开车人对行人礼让一下,行人对开车人多一点理解,少一句恶语和怨言,多一分谦和与微笑,结果,该不会是这样。

  虽然生活复杂,可是它也给了每个人同等的处事之选,当那个摔童男子心生愤懑,试图“亮刃”之前,如果能多想想别人,多想想含辛茹苦的父母,多想想可爱的妻儿,也许,心中的屠刀就会悄然滑落,不至落得天人共谴的罪恶深渊。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