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中秋节:月满人间时 共绘团圆卷

2025-10-09 17:22:2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清辉漫过窗台,桂香萦绕街巷,中秋的序章悄然拉开。这轮跨越千年的明月,早已不只是夜空中的天体,而是中国人心中“团圆”的文化图腾,是连接过往与当下、个人与家国的情感符号。

 以月为媒,编织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

  古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缱绻乡愁,今有视频通话里“千里共婵娟”的温馨对视;昔年游子凭栏寄相思,如今快递箱里的月饼、家乡味的特产,让月光下的牵挂有了具象的温度。这轮明月,照过王维笔下的渭城朝雨,也映着都市写字楼的灯火;见证过古人“天涯共此时”的遥想,也陪伴着现代人跨越山海的团圆。它不分地域、无关年代,将分散在五湖四海的身影,都拉回同一片月光下,让“团圆”的念想,成为每个人心底最柔软也最坚定的期待。

  以俗为韵,奏响传统现代的“交响乐章”

  传统中秋里,祭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是代代相传的文化仪式;如今的中秋,多了几分创意与活力——故宫的“中秋夜宴”重现古礼风华,让年轻人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网红月饼从口味到包装不断创新,抹茶、流心馅满足多元需求,国潮设计让月饼成为“文化手信”;社区里的中秋晚会、手工灯笼DIY活动,让邻里在互动中重拾节日氛围。传统习俗没有被时代淘汰,反而在现代元素的加持下,变得更鲜活、更贴近生活,既守住了“根”与“魂”,又增添了新的时代韵味。

  以情为魂,凝聚家国同频的“精神共鸣”

  中秋的团圆,从来不止于家庭的小团圆,更连着家国的大情怀。边防战士在哨所里与月亮为伴,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坚守,为国家发展的蓝图添砖加瓦;志愿者们在社区、在乡村,用服务让更多人感受节日温暖。当个人的团圆心愿与国家的发展愿景同频共振,这轮中秋月便有了更厚重的意义,它照见的不仅是家人围坐的温馨,更是一个民族在传承中凝聚的向心力,是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国家对国泰民安的追求的深度契合。

  月光年年相似,团圆岁岁如新。这轮穿越千年的明月,在时光流转中见证着中国的变迁,也承载着不变的文化基因与情感追求。当我们在中秋夜共赏一轮月、同品一块饼时,不仅是在延续传统,更是在书写新的团圆故事。未来,这份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活力、家国同频的精神共鸣,必将继续凝聚力量,让中秋的文化魅力历久弥新,让“团圆”的美好愿景,在新时代的画卷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文/郭成成)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