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月满中秋:传统韵味与时代新风的交响

2024-09-13 16:40:4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这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浓郁情感的节日,不仅仅是一个庆祝丰收、祈愿团圆的时刻,更是中华民族情感共鸣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文化传承,月光下的古老诗篇。中秋节,自古便有赏月、祭月、吃月饼、提灯笼等习俗,这些习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宋代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数文人墨客以月为媒,寄托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人团圆的殷切期盼。这些诗词歌赋,如同穿越时空的月光,照亮了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让中秋的文化之魂得以代代相传。

  家庭团聚,月下最温柔的守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最动人的莫过于家人围坐一堂,共赏明月,分享美食,畅谈家常。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中秋节成为了一个温馨的提醒,让我们放慢脚步,回归家庭,感受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无论身处何方,心之所向,皆是家的方向。月饼的香甜,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温暖了人心,成为连接每一个游子与家乡的情感纽带。

  社会和谐,共赏一轮明月下的大同世界。中秋节不仅是个人与家庭的小团圆,也是社会大和谐的体现。在这一天,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一节日,邻里间互赠月饼,社区组织赏月活动,营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月光之下,人们忘却了身份的差异,共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和追求社会和谐的理想。

  时代新意,传统与现代的交融。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秋节也悄然融入了新的元素。线上中秋晚会、云赏月、电子月饼等新型庆祝方式应运而生,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如倡导环保、促进文化交流、强化文化自信等。这些变化,不仅丰富了中秋节的庆祝形式,更让这一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总之,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家庭情感、和谐的社会氛围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这个月圆人团圆的时刻,让我们共同传承中秋文化,珍惜家庭团聚,促进社会和谐,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文/李敬)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