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以深耕之力,谱乡村丰收新篇

2025-09-24 17:0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秋风掠过田垄,稻穗以饱满的弧度致敬土地,枝头的果实裹着晨露等待采收,晾晒场上的谷物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秋收的序曲在城乡角落奏响。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唯有下沉基层,深耕乡村,敲起丰收的锣鼓,收获“秋收满仓尽黄金”的好“丰”景。

  深耕乡村谋发展,为丰收扎牢产业根基。丰收的底色从来不是“一收了之”的单薄图景,而是产业链条延伸出的繁茂枝丫。北方的苹果园旁,合作社建起了果干加工车间,还搭起直播货架,让枝头鲜果既可以鲜食直达,也能化身蜜饯走出大山;南方的稻田边,闲置粮仓改造成的精米工坊里机器轰鸣,新收稻谷经筛选、打磨、封装,变成印着乡土标识的品牌产品,从“原粮”升级为“精品”。深耕发展,是把“一株作物”变成“一个产业”,把“一片田野”连成“一个市场”,让土地的馈赠在产业链上不断增值,为乡村丰收注入可持续的动能。

 深耕乡村谋质量,让丰收透着匠心底色。如今的丰收,早已跳出“量的积累”的旧认知,转向“质的提升”的新追求,这背后是对种植细节的极致打磨。田埂上,农技人员手把手教农户疏花疏果,只为让养分集中供给每一颗果实;温室里,种植户放弃化学肥料,改用腐熟的有机肥,让蔬菜保留本真的清甜;分拣车间内,工人戴着薄手套仔细挑拣,剔除瑕疵果,确保每一份送出的农产品都经得起检验。深耕质量,是从“种得多”到“长得好”的转变,是对土地敬畏、对消费者负责的匠心,让丰收的果实既饱满又安心,成为乡村的“金字招牌”。

 深耕乡村谋幸福,使丰收浸满烟火暖意。丰收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止于谷仓的充盈,更在于村民脸上的笑容与心中的踏实。深耕幸福,是把丰收的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的生活改善:村里新修的水泥晒场替代了泥泞土场,秋雨再也淋不坏晾晒的谷物;村口建起的冷链仓库,让鲜果储存不再“看天吃饭”,农户不必再为滞销发愁;闲置校舍改成的文化广场上,丰收后的村民聚在这里跳舞、下棋,笑声漫过墙头。从解决“晾晒难”“储存难”的小事,到丰富精神生活的实事,深耕让丰收的红利渗透到日常点滴,让乡村既有“粮满仓”的富足,更有“心不慌”的幸福。

  秋风渐紧,丰收的气息漫过街巷。这场秋收里,“深耕乡村谋发展”让产业有了支撑,“深耕乡村谋质量”让成果有了底气,“深耕乡村谋幸福”让生活有了温度。三者互为支撑,共同绘就了乡村丰收的鲜活图景。当最后一缕阳光为谷物镀上金边,便读懂了:丰收从不是“等”来的,而是“耕”出来的——唯有以发展为笔、质量为墨、幸福为纸,深耕不辍,方能让每一个秋天都硕果累累,让乡村在丰收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文/郭成成)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