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葱田写满“丰收诗”,科技晕染“粮满仓”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立秋后的潍坊安丘葱田,自动化移栽机正以“一小时一亩”的速度,在田垄间编织绿色诗行。这铁臂翻动的节奏,比老把式挥汗的频率快了十倍——一棵大葱的“数字蜕变”,恰是齐鲁大地“粮满仓·好风光”的生动注脚:当科技扎根泥土,丰收便不再是靠天吃饭的祈愿,而成了用智慧耕耘的日常。
科技为笔,让丰收有了“精准刻度”。昔日农户揣着老皇历“看天种葱”,如今“葱天下”APP成了新农具,全国行情、农技难题一键解锁;过去“谁种的、咋长的”全凭口说,现在“双码认证”成了硬保障,绿色标签记着施肥打药的点滴,蓝色标签带着生态原产地的印章,手机一扫便知从田头到餐桌的全历程。从机械替代人力,到数据指导生产,科技正让农业挣脱“面朝黄土”的束缚,就像安丘葱田这般,每一棵幼苗的栽种、每一批产品的流通,都有了数字化的精准把控,为“仓廪实”筑牢根基。
全链成卷,让风光有了“立体层次”。安丘大葱的旅程远不止田头到菜场:鲜葱能化身香葱酱、脱水料包,与石埠子旋饼碰撞出烟火滋味;更凭着过硬品质年出口30万吨,在异国餐桌绽放“山东味”。这链条上的每一环,都是“量”到“质”的跃升。当种植有标准、加工有特色、品牌有口碑,20万亩葱田便不只是年产百万吨的粮仓,更成了带动农户增收的“金扁担”——这才是“好风光”的真谛:仓里有粮,袋里有钱,乡村有奔头。
品牌作印,让丰收有了“长久生命力”。“安丘大葱”四个字的分量,藏在国家地理标志的认证里,更在“双码”较真的细节中。从土壤检测到采收标准,从包装溯源到市场口碑,这种对品质的坚守,让一棵葱成了地方名片。如今山东大地上,胶州白菜的“身份证”、章丘大葱的“地理标”、沾化冬枣的“溯源码”,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好品牌能让丰收走得更远,让“齐鲁粮仓”的招牌越擦越亮。
当日落时分的最后一缕阳光掠过葱田,自动化移栽机的轨迹与农户手机上跳动的数据,正共同勾勒着现代农业的新轮廓。这轮廓里,有科技赋能的高效,有全链升级的丰盈,更有品牌加持的长远——如此,“粮满仓”的画卷才会岁岁常新,“好风光”的诗意才会铺满田野。(文/王鹏)
- 聊诚评|粮满仓·好丰光:一碗米饭里的时代温度2025-08-01
- 聊诚评|芒种当“夏”,看山东麦田里的“金色战役”2025-06-04
- 聊诚评|秋意悄然至 共庆丰收时2024-09-23
- 聊诚评|喜看农业庆丰收 大美齐鲁展“画卷”2023-09-11
- 聊诚评|奏响秋日序曲,让丰收硕果“余音绕梁”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