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中国创造”,标注民族复兴新高度

2025-08-29 16:46:3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从国产大飞机C919展翅翱翔到高铁风驰电掣般驶向远方……近年来,一系列“中国创造”惊艳世界,彰显出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劲实力与创新活力,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创新成果,不仅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坚实脚印。

  回首过往,中国创造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曾深刻改变世界文明进程,为人类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时代,中国创造更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诸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华丽转身。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一次实现“绕、落、巡”三大目标,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突破万米海深,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让中国深度震惊世界;曾被嘲“靠补贴晒太阳”的中国光伏,如今把青海塔拉滩戈壁变成全球最大“蓝色油田”——年均发电达到60亿度;深中通道贯通珠江两岸,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创下多项“世界之最”,成为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璀璨明珠。

  这些辉煌成就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默默奉献、不懈奋斗的身影,他们心怀报国之志,扎根科研一线,以无畏的勇气、坚韧的毅力和卓越的智慧,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用青春与热血铸就中国创造的辉煌。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中国在世界科技舞台上挺起脊梁,展现出大国担当与风范。

  中国创造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导。近年来,从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到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从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到培育创新文化,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体系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

  同时,庞大的人才队伍是中国创造的核心竞争力。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每年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此外,我国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投身科研,为科技创新汇聚全球智慧与力量。

  从天空到海洋,从尖端到日常,中国创造正在输出一种“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世界”的公共品。中国创造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系统能力的溢出”,让我们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让“中国创造”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文/张庚)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