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创新基因涌动时,看中国创造的“破茧”与“蝶变”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智能家居系统自动调节室内光线;通勤路上,手机轻轻一碰,共享单车解锁骑行;深夜加班回家,社区快递柜刷脸取件,这些生活场景的背后是无数“中国创造”的微光汇聚。中国创造正用技术的针脚,缝制生活的便利,发展浪潮下,中国创造的“下一站”在哪里?
从“跟跑”到“领跑”,大国重器背后的创新密码
当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穿行山川,“嫦娥”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留下中国足迹,5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全球领先,特高压技术成为国际通用标准,这些“超级工程”的背后,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种创新生态的成熟。中国创造的跃迁的背后,是“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优化创新生态,才能让更多“卡脖子”技术变成“杀手锏”,真正的领跑,不是踩着别人的脚印前进,而是为世界画出新的跑道。
“小创新”撬动“大生活”,日常场景里的创造革命
创新的魅力常体现在悄然改变普通人的每一天。扫码支付让街头小摊告别零钱困扰,无人机喷洒让农田管理精准高效,智能家居让“懒人经济”成为现实。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实则是技术普惠的最佳注脚。中国创造的成功,关键在于需求导向,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真正的创新,要关注“民生痛点”,让技术弯腰为普通人服务,用技术让生活更美好。
文化+科技,中国IP的全球“出圈”法则
从“丑萌”潮玩风靡欧美,到国风动画征服海外观众,中国IP的崛起证明文化自信+科技创新=全球竞争力。当国产潮玩品牌凭借原创设计和文化符号,打破海外IP垄断,更印证了中国创造不仅硬核,更“有灵魂”。我们要深挖优秀传统文化,用现代科技赋能,让更多中国故事“破圈”传播。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创新不必总盯着从无到有,有时以旧育新更能四两拨千斤。
未来已来,中国创造的“下一站”在哪里?
站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绿色能源的新赛道上,中国创造的下一个“爆点”或许就在眼前。航天领域坚持全系统自主研发,新能源赛道布局全产业链专利池,构建完整生态。因此,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培育创新人才、保护知识产权,中国创造才能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面领先”。正如苏绣大师所言:“一根丝线劈作六十四股,功夫到了,自然成画。”坚守创新初心,让每个平凡日子成为“中国创造”的生动注脚,助力“中国创造”成为时代最强音。(文/张丽松)
- 聊诚评|破茧·弄潮·织梦——东方智慧绘就中国创造新图景2025-07-14
- 聊诚评|根脉里的创造密码,时代中的大国锋芒2025-07-11
- 聊诚评|中国创造 以制度之光点燃文明星火2025-07-04
- 聊诚评|凝聚“小我”之合力,书写辉煌“中国梦”2023-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