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厚德齐鲁铸精神脊梁 文明山东展时代担当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在泰山脚下、黄河之畔,齐鲁大地自古便是道德文明的沃土。从“见贤思齐”的修身智慧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山东好人精神如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在历史长河中滋养着这片土地。新时代的山东,好人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发展,既延续着“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基因,又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文明品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蓬勃的精神动力。
文明火种,千年文脉孕育精神丰碑。“里仁为美”的教育理念早已融入山东人的血脉。在曲阜孔庙的千年古柏下,义务讲解三十载的退休教师李成文,用乡音讲述“有教无类”的现代传承;临沂“爱心厨房”创办人徐军,二十年如一日为孤寡老人烹制免费餐食,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焕发新光彩。这些新时代的道德践行者,将古籍中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温暖行动,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绽放异彩。胶东半岛的渔村中,“海阳大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华组建志愿者团队,用传统艺术传播文明新风;泰山脚下的农家院里,“乡村儒学讲堂”让孝道文化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这些创新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以生长在百姓日常中的精神食粮,在创造性转化中续写着文明的新篇章。
群星璀璨,凡人善举凝聚向善力量。在青岛的街头巷尾,“微尘”这个名字已成为城市文明的代名词。这个由匿名捐款演化而成的爱心符号,见证着从个体善行到群体自觉的升华。当“的哥”莫立斌拾金不昧引发全城寻找失主时,当“最美护士”王萌萌跪地抢救路人时,这些普通人的选择诠释着:道德不是高不可攀的标杆,而是融入日常的自觉选择。淄博“爱心妈妈”团队用三十年时光编织起困境儿童的守护网,济南“泉城义工”以百万小时志愿服务浇筑城市温度。这些自发形成的道德共同体,打破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冷漠坚冰,构建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温暖网络,让善意如涟漪般在齐鲁大地持续扩散。
时代新篇,文明实践书写复兴答卷。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带领乡亲们把贫困村变成“亿元村”,用实干诠释新时代的担当;在科技创新的前沿,潍柴集团谭旭光团队以“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拼搏精神,打造出重型动力的中国名片。这些奋斗者的故事证明,好人精神不仅存在于扶危济困中,更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中。“沂蒙精神”在脱贫攻坚中焕发新活力,老区人民用双手凿出乡村振兴路;“海洋强省”战略下,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当传统美德与时代使命相遇,孕育出的不仅是感动中国的道德标杆,更是驱动社会发展的澎湃动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山东好人精神正以更丰富的内涵、更生动的实践回应时代呼唤。从“仁义胡同”的古老传说,到“好客山东”的现代名片,这片土地上的文明传承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当每个普通人都成为道德星火,当每次善行都化作进步力量,齐鲁大地必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文/王海超)
- 聊诚评|树文明新风 做时代新人2024-12-02
- 何以中国|聊诚评·探寻文明之光,续写历史华章2024-12-02
- 聊诚评|乡村振兴,心系群众,深耕细作共筑梦2024-07-23
- 聊诚评|儒家思想: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光,照亮现代的文明之路2024-07-17
- 聊诚评|扛起“节能降碳”重担,擘画“绿色生态”宏图2024-05-17
- 聊诚评|走进大美临清 探索漕运文化2024-01-25
- 聊诚评|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夯实国家稳定之基2023-09-13
- 聊诚评|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共创美好未来2023-09-13
- 聊诚评|让文物活起来,把文脉传下去2023-09-01
- 聊诚评|延续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