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聊诚评·探寻文明之光,续写历史华章

2024-12-02 17:26:4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海岱地区,作为中国东部的重要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海岱考古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成为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窗口。

  海岱地区,因地处泰山以南、黄海之滨而得名,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饶,为古代文明的孕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再到龙山文化,海岱地区的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不仅展示了古代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更揭示了他们高超的技艺和深邃的智慧。

  在北辛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这些遗物虽然简陋,但却透露出古代先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征服的勇气。他们通过长期的劳动实践,逐渐掌握了磨制石器、烧制陶器等技术,为后来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汶口文化则是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海岱地区的先民们开始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同时,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制作技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精美的彩陶和白陶,展现了古代先民们高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而龙山文化则是海岱地区史前文化的巅峰之作。这一时期,海岱地区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熟练的制陶、冶金和建筑技术,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也日趋完善。龙山文化的代表性遗址如城子崖遗址等,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精美文物,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高度发展和文明的繁荣。

  海岱考古的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更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古代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它们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支撑。

  展望未来,海岱考古仍然任重而道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考古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考古工作中,我们将能够发现更多、更珍贵的文化遗存,进一步揭示海岱地区乃至中华文明的发展奥秘。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生动教材。(文/鹿茜)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