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滴筹”不能亵渎公众的爱心
原本风平浪静的“水滴筹”,由于一名“非著名相声演员”患者的加入,立马刮起巨大的风浪,引爆舆论,“众筹”演变成“众疑”。
红网 | 2019-05-06 16:02 -
服务一带一路 促进资金融通
丝路基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投融资合作模式,为促进“一带一路”资金融通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人民日报 | 2019-05-06 15:53 -
做好自主招生“加减法”
从1977年到2019年,时间在变,高考改革的脚步也一直未停,但贯穿始终的目的没有改变,那就是让更多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人民日报 | 2019-05-06 09:53 -
“有房有车众筹”背后的制度困境
对于有意隐瞒个人财产信息者,除了叫停众筹、追回善款外,更要列入黑名单,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情节严重者,还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北青报 | 2019-05-06 09:52 -
严查以房养老骗局背后的“套路”
一些“以房养老”欺诈案例表明,部分“以房养老”骗局背后都有套路,甚至具有明显的“套路贷”犯罪特征。
北青报 | 2019-05-06 09:52 -
全域旅游是对“我想回家”的最好回应
全域旅游才是对“我想回家”的最好回应。不必讳言,如果全域旅游始终停在纸上,那就很难破解“后悔游”的宿命。
北青报 | 2019-05-06 09:51 -
对“侵权式直播”说不
即使商家不以营利为目的,在未经当事人同意而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中,除非具有正当合法的事由,如新闻报道、公安机关“通缉令”等,否则也同样构成侵犯肖像权。
北青报 | 2019-05-06 09:51 -
贫富不是求助的唯一标准
求助只要是建立在公开自愿的前提下,“贫富”就不是求助的唯一标准。作为求助本身说,只要诉求合理,信息真实、透明,任何人都有求助的权利,这并不受限于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
钱江晚报 | 2019-05-06 09:11 -
短视频不应只是综艺的秀场
短视频打破了知识在传播和接收中存在的固有壁垒,以社交为纽带进行知识共享,将个体学习转化为大众分享和参与,让知识可以抵达更多的人。而且这种方式打破了单一的课堂上的枯燥的知识传播,通过形象化、立体化的形式,将知识点集中涵盖在图像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乐于接受。
工人日报 | 2019-05-06 09:11 -
有些事情就该钉是钉铆是铆地较个真
态度本身就是处罚,事实最具说服力,在信息时代,有时候,一个清晰的态度比一个具体的处罚更有威慑力。
钱江晚报 | 2019-05-06 09:10 -
“AI+教育”不是侵犯学生隐私的理由
教育技术的进步不是侵犯学生隐私的理由。教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通过施教者高超的“传道授业解惑”,让受教者“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而有尊严地做个有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公民。
齐鲁晚报 | 2019-05-06 09:09 -
以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谱写青春之歌
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要把爱国主义作为青春的激昂主旋律,不断谱写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
新华网 | 2019-05-05 09:12 -
“买短乘长”的购票短板应及时弥补
针对铁路运输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短板,有关部门应坚持以旅客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政策法规、科学安排运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旅客打造保障更有力、体验更优化的旅行生活。
北青报 | 2019-05-05 09:10 -
排队排到人崩溃,“全域旅游”未到位
除了适当调整节假日制度,继续倡导推荐带薪休假外,应当推广和落实全域旅游,避免人群过于集中,挖掘更多优质旅游资源,吸引旅游人群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而不是集中在几个热门城市和热门景点里。
钱江晚报 | 2019-05-05 09:07 -
小红书“种草”造假,给监管提了个醒
擒贼擒王,商家店家早就提供了清晰的查证线索,顺藤摸瓜,对造假的商家进行打击,技术上根本不是问题。这次媒体曝光,给监管又提供了清晰的目标。
钱江晚报 | 2019-05-05 09:04 -
夜间旅游这座“富矿”值得挖掘
夜间旅游,涉及方方面面,要挖掘其潜力,必须聚焦旅游全程把服务做细做好。
广州日报 | 2019-04-30 14:57 -
网约护士监管应加强针对性
目前,全国已确定了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地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应对试点经验及时总结,在监管上更有针对性,摸索出有效防范“互联网+护理服务”管控风险的最佳方案。
广州日报 | 2019-04-30 14:57 -
假宫颈癌疫苗案,“监管疫苗”还得好好打
要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必须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能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根据案件调查结果,该重罚的要重罚,该追究刑责的要追究刑责,该终身禁入药品市场的也得终身禁入。
北青报 | 2019-04-30 14:56 -
“31岁还是孩子”别只当笑话看
“31岁还是孩子”的背后是溺爱,是纵容,而这种溺爱和纵容只会害人害己。
北京青年报 | 2019-04-30 14:55 -
提笔忘字背后的“失语”困境
我们应注意“快浏览”和“深阅读”的相辅相成,在“快”和“慢”之间找到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节奏。大家既可以拿起手机关注最新最快的传媒资讯,也可以静静地捧起一本书,在“思接千载,神游万里”中徜徉于汉字独特的文化之美。
南方日报 | 2019-04-30 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