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贫富不是求助的唯一标准

2019-05-06 09:11:00 来源:钱江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于4月8日突发脑出血住院治疗,随后其家人在众筹平台发起众筹,金额为100万元。这一举动旋即引发网友“骗捐”“逼捐”的质疑,称吴鹤臣家里在北京有两套房、一辆车,大病也有医保,怎么会需要众筹100万?

  对此,吴鹤臣妻子张泓艺回应称,众筹100万是因自己不懂平台设置,错将筹款上限设为目标金额。家中两套公租房均无权限转卖,车子也因要送病人不能转卖。吴鹤臣的母亲需要照顾偏瘫父亲,他们平时没有积蓄,自己也为照顾丈夫辞去工作,两人失去经济来源,昌平区相关居委会证明情况属实。但是并不被观众所买账。

  吴鹤臣的众筹之所以会引起质疑,其引爆点与此前的罗尔事件是类似的,即家有房产或者“家有余力”的人是否有资格发起网络求助。在发出质疑的网友看来,很显然,需要发起求助的人,必然是已经是在经济或能力上“无计可施”的人,是真正需要集众人之力去帮助的人。比如,就有网友质疑,吴鹤臣家中有车有房,难道这些家产不能抵押用作吴鹤臣的治疗费用吗?但公租房既不能转卖也是不能抵押的。另外,更有网友质疑,作为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好歹也算是明星,难道就连治疗款都拿不出手吗?

  这是当下比较常见的思维,却是一种比较狭隘的公益认知。有了困难,首先遵守“先己后人”的就近原则固然没错,但每个人的心性和思维方式不同,就必然决定了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有人愿意“砸锅卖铁”,不顾一切地去解决,但也有人会顾忌自己或家庭的实际情况,为更“长久的生活”作考虑。

  求助只要是建立在公开自愿的前提下,“贫富”就不是求助的唯一标准。作为求助本身说,只要诉求合理,信息真实、透明,任何人都有求助的权利,这并不受限于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即便是像吴鹤臣这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也不能因其“明星”身份而否定他向人求助的合法性。

  再者,网络众筹全在自愿,捐与不捐都是个人的选择。在这方面,不管是求助者还是施惠者,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要求助者公布的困难属实,施惠方也没有任何高人一等、或者要求求助者如何如何的权力。哪怕是事后发现求助者在操作上,或者信息披露上存在瑕疵,也不必过多的在道德上予以口诛笔伐。

  具体到吴鹤臣的这起众筹风波也是如此。其妻子张泓艺的做法的确存在不妥,一方面,在没有了解平台的情况下就给出百万众筹,另一方面没有及时公开财产信息,这都是造成公众会对其产生偏见的导火索。不过,从目前媒体的报道来看,吴鹤臣的妻子张泓艺所说基本属实,吴鹤臣家也确实存在困难。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公众针对这两个方面的质疑没有错,而吴鹤臣家人的求助虽有瑕疵却也上升不到“骗捐”“诈捐”的程度。这其实是一个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的误会。

  这当然是一个教训,需要此后发起众筹的人引以为戒,也是所有人应该达成的共识,即求助的前提必须是信息公开透明,必须经得住网友们质疑。除此之外,平台也应该加强对信息的审核,从水滴众筹的回应来看,目前在核实核心信息如有无房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漏洞,今后必须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以杜绝此类“误会”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德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