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有权拒绝“被精准广告”
技术进步要想造福社会,靠的是一项项细节的调适和修正。对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全力推进。
广州日报 | 2019-05-10 11:01 -
狗粪换鸡蛋,能够走多久
文明养犬的外部治理,除了日常监督、处罚,更多精力应放在服务上,比如设置遛狗区域、提供清理设备等,方便犬主及时处理犬只排泄物,为文明养犬提供条件。有些小区在一些公共区域放置一些旧报纸,以供犬主取用,就显得很贴心。
广州日报 | 2019-05-10 11:01 -
取消套餐可以让用户更自由地选择
过去减少套餐数量,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运营商侵犯用户合法权益。只有取消套餐、实施“业务单价+使用折扣”阶梯定价资费模式,用户才有望彻底摆脱“套路”,不再“中招”。
齐鲁晚报 | 2019-05-10 11:00 -
西湖的“黑天空”透出以人为本的光
杭州“黑天空”的理念,只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缩影,与其说是对当下种种跟风式规划建设的反思矫正,不如说是正本清源,重新回到原点,那就是对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正因为如此,也显得特立独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齐鲁晚报 | 2019-05-10 10:56 -
擅闯无人区,罚你没商量
起码的规矩都不愿遵守,那只会使个性发展走入狭隘境地。
广州日报 | 2019-05-09 09:28 -
众筹要“众管”,爱心需呵护
网络筹款平台门槛低、审核快的特点成了一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一互联网新工具,推动网络筹款平台转型为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外部监管到位的慈善平台,既要求平台加强自律,也考验着有关部门的管理智慧。
广州日报 | 2019-05-09 09:27 -
“跑腿”生意火爆监管也要“跑”起来
有让监管也“跑”起来,与行业发展步调一致、齐头并进,跑腿行业才能行稳致远,赢得未来。
北京青年报 | 2019-05-09 09:17 -
更应重视惩治文学抄袭的法律困境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对于屡治不止的文学作品抄袭行为而言,在形成依法惩治共识的同时,只有重视其背后的法律困境并找出破解之道,才能以完善的法律,对文学作品抄袭行为予以精准惩治。
北京青年报 | 2019-05-09 09:17 -
探索自然不能逾越法律底线
之所以要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禁止私自进入、探险,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这些地方脆弱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旅游者自己的人身安全
法制日报 | 2019-05-09 09:15 -
罚局长扫公厕,这样的“小题大做”可以有
“厕所革命”要有成效,城市管理能力要提高,罚局长扫公厕这样的“小题大做”可以有。
齐鲁晚报 | 2019-05-09 09:12 -
假整改背后是环保深入推进的真难题
整改方案张冠李戴问题频出,也不仅仅是工作态度问题,其真正症结是对生态环保督察不重视,不行动、假整改和欺上瞒下等。一份整改方案尚且要抄袭,可见一些地方对生态环保整改工作并没有真作为,只不过是想以表面文章来应付督察组“回头看”,根本没把生态环保督察真当一回事。
法制日报 | 2019-05-09 09:11 -
“实现错峰出游的前提是保障带薪休假”
带薪休假制度虽说是一种公共福利,但是目前实际上还是由企业具体执行,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也就造成了同样的法定休假期,有的劳动者能实际享有,有的劳动者则不能。
工人日报 | 2019-05-09 08:56 -
莫让应试抹杀孩子跳绳的乐趣
孩子的首席教养者、第一位老师,是且只能是孩子的父母。跳绳培训班的火爆,是一种过度的爱,更是家长自身教育焦虑的折射。
光明日报 | 2019-05-09 08:55 -
“鲁迅说过的话”火了说明什么?
除了类似检索系统,遏制伪名人名言泛滥,还要端正心态,减少名人崇拜。
工人日报 | 2019-05-09 08:55 -
公共遛犬区旺起来,没那么简单
公共遛犬区遇冷其实并不出乎意料,莫说政策还在试点之中,试点就是试错,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果一项政策甫一推出就立竿见影,效果好得不得了,恰恰说明管理部门之前懒政了。
钱江晚报 | 2019-05-09 08:54 -
抄袭环保整改方案也是一种“污染”
环保部门应建立督察问责机制,引入社会监督,推进环保治理工作的公开透明,重拳打击环保不作为、慢作为、软作为、假作为、乱作为,清除各种履职“污染”及其生存的空间,为环境治理工作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工人日报 | 2019-05-09 08:54 -
外卖员捅伤保安,为何没有平台“认领”
外卖人员需要经过职业道德培训,也应当接受平台的管理与规范。否则,这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消费体验与安全。
钱江晚报 | 2019-05-09 08:53 -
更应关注“鲁迅说过”背后的文风问题
于作者而言,要多讲自己的话,多讲经过深思熟虑的话;于读者而言,也要破除权威崇拜,学会独立思考,不要一看到名人名言就无条件信任。
北京青年报 | 2019-05-08 09:52 -
当年轻人相遇非遗
不必“挑担吟诗走远方”,非遗进校园让文化走到孩子身边。这无疑是一种双赢:当非遗走近年轻人,传统就有了延续的希望;当年轻人走近非遗,成长将获文化的滋养。
人民日报 | 2019-05-08 09:51 -
首例穿山甲公益诉讼关键不在输赢
拯救穿山甲这一极度濒危物种,需要各方更多一些团结与互助,少一些误解与冲突。也需要相关各方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从而尽早走出穿山甲保护困境。
北京青年报 | 2019-05-08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