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给基层的关爱别只“说说而已”

2017-12-12 15:32:00 来源:红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举措“压茬”出台,基层需要承担的改革任务日益增加、需要承担的工作责任日渐加重。在人员编制没有得到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基层经常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状态,基层疲劳问题的逐渐显现不可避免。(12月11日《新京报》)

  近年来,“基层疲劳”常被人提及,似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正如眼下,又到岁末年终,各项工作都到了归纳总结、回顾展望、迎检待查的阶段,尽管平时工作要吃得了苦、忍得住难、协调得好各项繁琐工作,但年底这个“关键时期”还是不能松懈,毕竟要确保全年的工作“完美收官”、得到检查组的肯定并不容易。

  基层“过劳”现象由来已久。众所周知,不论什么工作,都有明确部署、都有具体要求,一旦涉及到执行层面,这担子终究还是要落到基层干部肩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工作多、难度大,这并不可怕,毕竟事在人为,努力干下去就一定能解决各种困难,但问题却在于工作的检查、考核标准越来越高,每个领域的工作都很重要,事事要考核,甚至张口闭口就是“问责”。于是乎,出于“自保”,基层干部必定会更辛苦、更劳累,进而导致“基层疲劳”。

  应对这个不良现象,各级党委政府也在不停地动脑筋、想办法、找对策,各类关爱激励政策相继出台。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基层干部的薪资待遇在不断提高,晋升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保障政策也在不断增多,这让基层干部更有干劲、更有奔头。但提待遇、强保障是一个方面,如何给基层干部“降压”,依旧是当前问题的核心,基层工作繁多、编制偏少,权力不大、责任不小的现象终究是客观存在的。时下,我们不少单位尽管理解基层的不易,但在工作压力向下传导时,却依旧是“六亲不认”,对基层的高要求是不可能“松松口”“打打折”的。

  诚然,基层工作有压力不是坏事,但也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过犹不及只会产生反作用、造成坏局面。由此可见,给基层的关爱、保障一定要说到做到,让基层干部干劲十足谋事业、做工作。开展工作要创新思路、全盘谋划,考核手段是办法,但并非唯一举措,对基层干部要慎言“考核”“问责”,切实做到要么不考核,考核就要发挥“指挥棒”作用,尤其不能让考核被扭曲的政绩观所诱导、驱使、绑架,保护好基层干部的闯劲。各级干部都要常去基层走一走、看一看,多去感受基层干事创业的艰辛,同时也要能很好地把握基层的发展需要,让政策更精准、更科学,只有这样,即便不过度地依赖考核、督查,我们的工作也一样能取得大的收获,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当然,我们各级党组织还应加大对基层的关注,维护好基层干部应有的权利,让实干者得实惠、奋斗者有保障、担当者有作为,在基层全面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氛围。

  给基层更多的关爱,别只“说说而已”,要拿出好政策、好举措、好办法,全面激活基层干部的精气神,让他们成为改革攻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先进队伍,拉得出、打得响,不断汇聚创新、改革、发展的新力量、新动能。

  文/储旭东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