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杂谈 > 正文

大学生缴住房公积金未必早缴早受益

2017-04-17 16:00:00 来源:人民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背景: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在武汉召开联席会,就自由职业者和在校大学生自愿缴存使用公积金等议题达成合作行动计划。这些城市将研究制定支持在校大学生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措施,完善大学毕业生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政策措施。 

  法制晚报发表程赤兵的观点: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一旦可以缴存住房公积金,那么很大一部分人的资金来源,就会变成“大学生的父母”。有的学生家境宽裕,承担得起缴存额度,也有学生是贫困生,甚至还需要靠助学金完成学业。一旦大学生可以缴存公积金,则可能会在学生群体中产生“富家更富,穷家更穷”的状况。在校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一定要避免产生副作用,避免公积金的公益性受损。其实,要解决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住房困难,有很多文章可做。例如政府可以联合企业,推出面向大学毕业生的廉租公寓;银行可以向学习优秀、已经获得稳定工作合同、征信良好的大学毕业生推出租房的短期低息贷款,可由其家庭或者单位进行担保或抵押,诸如此类,都可以进行探讨和摸索。当然,前提还是周全、公平,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这才是要点。 

  小蒋随想:按照现行制度,住房公积金由单位缴纳与职工个人缴纳两部分组成,二者缴纳的比例都是职工税前工资的12%。在校大学生没有工作单位,如果允许大学生缴纳住房公积金,等于是让大学生或其家庭“自己给自己”存房钱,“工资基数”恐怕要参照当地上年平均工资。这里,不得不提住房公积金的最大功用——在购房时可使用比商业银行贷款利率更低的公积金贷款。换言之,在大学就开始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可能比毕业工作后才缴纳者,更早拥有低息贷款买房的权利。假设房价不断上扬,这种“优先权”的价值不言而喻。但也要看到,住房公积金又被质疑“劫贫济富”——住房公积金的贷款额度偏低、中低收入缴存者的还贷能力“满足”不了高高在上的房价,导致不少人买不起房,“众筹”的公积金更多被高收入缴存者使用。所以,早缴公积金不一定就能早受益。至于允许缴存者提取公积金用于租房乃至看病,与“惠民”无关。因为,提取额仅限于自己缴纳的部分,等于是花自己的钱。而且,缴存的公积金被提取后,可能影响今后购房时使用公积金贷款。所以,一些地方研究制定支持在校大学生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政策,不是“天上掉馅饼”。如果实行,参加与否要根据个人实际状况而定。 

  管理部门“玩失踪”,症结在哪儿? 

  背景:几天前,在深圳做隐形眼镜生意的市民朱先生要找“龙岗区药监局”交医疗器械经营行为自查表。没想到,他来来回回跑了4趟,都没找对地方,咨询114、12331、12345、12315也无果。无奈之下打110报警求助,民警也爱莫能助。 

  钱江晚报发表陈进红的观点:有些部门的神奇就在于:罚款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就冒出来,办事的时候,又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神奇的地方还在于,朱先生咨询了114、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也无果。这么多公共服务热线,竟然没一个回答出正确答案的。在以深圳速度引以为傲的这么一个大都市,一个政府部门隐藏之深,也是让老百姓折服了。因为该政府机构换了办公地点就从地图上凭空消失,将政务公开抛之脑后,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如“盲人摸象”。任何理由都不是理由。在原地址贴一公告留下新地址和联系方式,是举手之劳;在政府热线平台更新信息是信息衔接。因为大部制改革,管理部门权限变更,让朱先生不知道找谁。大部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建立服务型政府,大部制改革就是通过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权界,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如今,提供“一条龙”服务的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国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以网络为平台的“网上政务”、“电子政务”大行其道的今天,缺的不是技术支撑,是真正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落实到位。 

  小蒋随想:不是所有人都天天盯着政务新闻,不是所有人都对管理机构调整如数家珍,办事群众不知道怎么到政府部门办事很正常。否则,何必设立政务服务热线电话与政府网站?然而,一些政务服务热线也搞不清机构改革与分工,说不明白具体的办事流程;一些政府网站许久不更新,群众想找的办事入口找不到,部门领导“很忙”的报道充斥页面,上述情况正常吗?一旦不正常的事情变得习以为常,只能说明问题的普遍与社会的无奈。“找不着管理者”的事情发生在大部制改革之后,说明要改革的不光是政务机构的架构设置,还应关注某些管理者有没有责任心、新机构的办事渠道是否畅通、广而告之是否做到位、机构改革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首问负责制、一站式服务、大数据管理,这些名词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必须付诸实践,落实到政务服务中。 

责任编辑:宋莉